关灯
护眼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是秦、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人国家,在后期最强大的当属于秦国,当你有了足够的实力,也就可以恣意妄为了。一次赵王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秦王自然想据为己有,赵王派蔺相如去秦国交涉,蔺相如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完璧归赵,之后又为赵国接连立功,赵惠文王也就十分信任他,并拜他为上聊,地位在老将廉颇之上。廉颇曾为赵国出生入死,打下大片江山,现在地位还不如一个只凭一张嘴的蔺相如,很不服气,想要当面给蔺相如难堪。蔺相如听闻后吩咐手下,叫他们以后遇到廉颇以及他手下的人都要远远让开,不要和他们争吵,自己的马车碰到廉颇的马车也都远远躲开,等廉颇的马车过去后才从胡同小巷子里出来再走。两位赵国的有功之臣就这样不常遇到,看不出有什么大碍,但各自手下的人都一清二楚,尤其廉颇手下的人,看见蔺相如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经常嘲笑蔺相如的手下。蔺相如手下的人自然受不了这个气,就同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蔺相如倒不在意,心平气和地对下人说道:“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可是为了保卫赵国,我敢当面责备秦王,而我见了廉将军反倒害怕,是因为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颇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自此下人们很是感动,也便不再说什么了。之后这番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自己感觉到十分惭愧,于是裸着上身,背着荆条,去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著名的“将相和”故事就来源于此,负荆请罪这成语也让大家耳熟能详,而这样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将军能放下这样脸面去赔礼道歉,这种主动承认错误的态度确实值得学习。

  其实很早都已熟读这故事,也很清楚对我们的教育意义,但就是很难去做到,像廉颇那样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不足,真诚地道歉,在我从小到大的生活中不常见,或者说话严谨一些,是从没见过。为才做错什么事,我们见到他父亲都是直接开口大骂或者拳脚相加的,都没让你背荆条去认错的机会,何况在我们老家也找不到荆条。因为爱看书,我算是比较老实的那种,但像那些数学理化之类的课极不喜欢,考试分数自然也都不忍直视,也曾被父亲拎着木头板凳砸过,打过。记忆中是从没有过对于错误要去主动承认,大都是选择了逃避,其实不只是我,像少杰,书阳被打后也都是躲开的,到爷爷奶奶那里,或是跑到我们玩耍的地方直到天黑才回,我们都做不到像廉颇那样能主动承认错误,可能是出于害怕吧。做不到负荆请罪,但是我们却做到了另一个成语,父严子孝,从小被自己父母打过的我们长大后都还挺孝顺,也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明白了被打都是有道理的,为了不让我们逃课,为了不让去水边,为了不让我们玩火,对比较我们没有碰这些,小时候挨打也算挺值了,棍棒底下出孝子,古人这些个民间俗语一直都极为准确。

  而蔺相如和廉颇的将相和也让赵国安稳很多年,最起码别人不敢再轻易去欺负你。直到后来赵国换了国君,不再重用他俩,喜欢纸上谈兵的那个赵括被新国君重用,结果在长平之战赵国被活埋二十多万人,伤亡惨重。想想我们从小因遭父亲的挨打而没被水淹死,没被火烧死,真是应该感谢父亲的,负荆请罪都已不能表示感恩之情的,更不要拿什么面子,难为情的话语来搪塞,早早“父子和”,依然会保全自已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