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玉堂的小孩子很多。

有的穿着校服,有的穿着运动服。

青宗道场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宏道的,而是补习班那样子,教一些基本的青宗教育,像经义、武技什么的,但真的东西就要去宏道的正经道场学。

从只有‘讲师’的学徒做起,到有‘业师’的学生,然后是有确定‘世师’的宗士,世师分为寄名师、入室师、亲传师三种,到了最后的亲传,徒弟可以称师父为‘宗父’,在弟子那里地位上只低于镜国国主兼青宗宗主的‘宗君’。

春试试各科常识,夏考考经义武技,秋选选学生弟子,冬定定国职职称。

报考神职的人,要是没有国职在身,那在春试时就要走完普通国职的流程,定了职称待录,再完成一次神职春试。

我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因为是断代继承,没有上代给我放水,禧堂本身的意义又很不一样,考官直接在元会里选,一直熬到定职,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所以寒治和我在玉桥区一家相当有名的私厨食肆吃饭时,我们聊起那个孩子,他说到那孩子此前并没有国职在身时,我更加确定劝退他决心。

“那孩子姓于。”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姓于有什么用。”

镜国青姓于氏是个世族,青姓中世族的地位低于贵族,高于一般家族,是镜国建国时授予非骊族血统的功勋者及其家族的世袭荣誉。青都于家的初代家主于昭乐,二代于知乐都是追赠,两人并没有直系传承,现在的于氏都是那时于家旁系,就算陆守秦氏和青都于家前代多交好,到了当代也是没见过面的陌生人。

寒治倒了一杯清茶给我,“当初您不是看我是文家人才让我过的吗?”

寒治本名文崇衍,出身青都上贵族文氏旁支。

当初,我是看在旁支的面子上让他定职的,怕在堂太招摇便定了住家。

就这样还被他的父亲天天拜访,他的父亲是青门府国政院上寮财务部记不清楚是什么司的一个副长,这个等级和我是平级的,只是闭门不见便好,后来他的爷爷,国政院上寮国政机要室的右相偏参、领枢机议阁议长的文中景也上了拜帖。

我当时合计了一下,上寮和下寮同级,我是神官首座天元候补,相当于一司副长,上司下寮寮主太鸿与上寮国政机要室总长同级,文中景是右相偏参大约高我半级。

半级没什么,但他又领了枢机议阁议长,

枢机议阁是国政院的决议中心,阁首是左右相,有议长一百零八人,领议阁附属文武机关六处,下辖上下二寮及一干我也不知道的国家秘密机关。

我喝了半杯清茶,包厢里空调很足,终于有个地方不像夏天,“当初想想就头疼。”

寒治嘴角略微上扬,像是在笑。

“寒菽最近怎么样了?”我问。

“您不接他的信后,他逢年过节给写信给我哭穷,要钱修缮在下泉水原的道场。”

“所以我才不接他的信啊,”我有些头疼地按按额角,“每次都是向我这个座师要钱。”

哦,青宗还有一种情况,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