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劝退会面定在三天后。

不同于秋选的落选,劝退是因为机构方觉得不合适,在考试办的学官主持下,于非正式场合进行劝说使之知难而退的会面,但不会对外宣称是劝退,会面的双方也不直接见面,应承劝退的考生不以落选论处,因之前通过国职试,会进行国职补录。

劝退是我提出的,所以是我去见他们。

本岛青都。

青都是镜国的国都,在镜国本岛青川东西二川相会处,以王殿和神殿为中心,建起恢宏的国府三大宫,内阙、外阙、内城、外城、五里王幾层层嵌套,然后才是巨大的扇形城市功能分区,这些区域有二十四个,每区中间隔着一渠一桥。

填报住堂方向的人住在玉桥区,出身玉桥道场。

这个道场的主人,很不巧是我的下属。他知道我要来,很是热切地邀请我将劝退会面的场地设在玉桥道场。

“这个考生应该是你的学生吧。”我对到横藻区的和风私人机场接我的神官说,“你看起来一点也不担心。”

大热天穿了西装的青年伸手扶住下专机的我,“殿下,填报之前我告诫过他了。”

“你跟他说填在堂一定会落选?”我问。

“臣和他说填住家可以得一座道场,白送的。”青年面无表情地说。

玉桥道场是镜国唯二的神职道场,另一座是下泉屿水原的水原道场。

青宗的道场建设上很随意,有专门买下一个山头、一座行宫的,也有租各种廉价房间的,风格上有偏向复古镜国古建,也有挂上道场名字就完了的。

具体怎么弄,弄成什么样子,要看预算。

镜国青宗宗士开青宗道场是不需要申请的,只需在下寮和中流登记报备即可,所以唯一的限制也是预算。

国职有工资,不低,福利更高,攒工资可以在入职五到六年后加上道场补贴自建道场,非国职青宗人士基本上也可以自费,但如果是神职就比较困难。

神职没有工资。

并不是没有收入,补贴是有的,但就是没有工资,因为神职是镜国建国后定为青宗内职的,之前并没有,当时争议最大的便是神官到底是不是属于青宗的东西,大部分人认为不是,但为了收拢神宫解散后散入南洋的古骊旧裔,有必要保留室堂设立神职。

但这个神职不能太吸引。

于是,没有工资,美其名曰,神职天养。

初期的神官都是靠每年的信徒捐赠活着,再加上各种严格的选拔,到现在镜国神职只有三人。如果不是陆守的继承条件之一有‘禧堂寺相定职’,大概神职早已灭绝。

“寒治。”

坐上玉桥道场专车的时候,我问他,“多久会到?”

“二十分钟。”

“那说说下寮统一国职神职衣着的看法。”

“臣有什么好说的?”他问。

“说说吧,你的看法可是神职一系的三分之一。”我道。

“作战服就不错。”他说,“骊族的传统服饰秦衣其实也不是自己的,是吴衣传入的结果。如果是秦衣的话,倒不如作战服成本低而实用。”

“你这样一说,室堂里那些神官法衣更不是骊族的了,是天朝旧官衣。”

“殿下,神职只有三人。”

下寮是不会考虑为了三个人开特例的,更不会为了三个人而允许混入天朝旧官衣的样式,最后不是作战服就是秦衣。

秦衣在样式上没什么好讲究的,里衣中衣外衣三层,必要时加外罩或外甲,讲究的是织法、绣技、着色、熏制,每样都能加入术式让秦衣变成法器。

古法秦衣的造价每一件都能建一座行宫。

所以最后还是作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