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国防大的作息时间是严格按照军事作息来执行的,这其中还包括标准化的军事训练,所以强度可以说已经非常大。

    然而张怡跟着林秋不过一星期的时间,她就发现,这位林教授的日程安排和涉及内容之多,简直可以说是非人!

    整个夏国之光新实验堆的建设,都是林秋一人在把控,大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小到一个小系统的参数和调试,林秋都会参与其中,而且不是泛泛而谈地参与,是非常精细而精准地管理!

    这种管理不同于一般建设项目,每个人各司其职,各自在项目进度安排情况下推进,而是由林秋通过不同系统的项目经理进行主动靠前支撑推进。

    这就好比林秋提供一张巨大蜘蛛网上的蜘蛛,用千丝万缕联系到整个项目上的每个人,并以其庞大博学的知识,将整个工程推进落地。

    这样的好处就是工程的推进进度得到了有力保障,同时,许多临时性问题也可以得到迅速解决。

    但坏处也有,那就是林秋所面临的工作内容和强度实在是太大了!

    张怡不知道林秋是怎么将如此大的一个工程,用这种方式给推进下去的,反正她是看到那一整个机房里的资料,是彻底目瞪口呆了。

    这个完全涉密的机房占地超过一千平米,里面放着大大小小许多服务器,也存放着上百t的资料和数据,张怡第一次看林秋打开一台电脑,迅速找到其中某个资料和数据的时候,都惊呆了,不明白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里所有的资料和数据,也都存放在我的脑子里。”

    林秋仅仅只是一句话,就让张怡愣住了。

    那可不是几篇八百字的文章或者什么简单的数学公式,那可是上百t的资料和数据啊!

    能存放在一个人的脑子里吗?

    这还是人吗?

    张怡感觉自己是在听天方夜谭一般,本来她还有些将信将疑的,但在看到林秋面对任何一个出现的问题都可以非常流畅地进行处理和解答时,她彻底服了。

    这一刻,这位国防大的高材生明白,为什么整个工程推进如此顺利,也明白了,为什么工程建设中每个人都对这位年轻的林教授如此尊敬。

    原因无他,实在是因为林教授太牛逼了!

    这样一个牛逼的人,跟着他做事情,就是一句话,直接带飞!

    所以本来还有些心高气傲的张怡也终于沉下心来,一面按照中央的要求,承担着林秋生活助理上的职责,一面也学习吸收着有关可控核聚变方面的知识,尽可能地确保自己能跟上林秋的脚步。

    而对于张怡的心态变化,林秋并没有说太多,因为这样的事情对他而言,已是司空见惯,林秋也很高兴,自己可以带着大家一起进步。

    整个夏国之光实验堆的落地,绝不仅仅是可控核聚变项目的终点,相反,林秋认为,这恰恰是人类未来能源发展的起点!

    而在这个起点之上,林秋也不可能永远以一己之力带着众人前行,所以他希望通过这项工程,能够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

    转眼间,三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

    整体工程的系统调试已经结束,预示着新实验堆已真正落地,林秋和整体项目组也得到了来自京城国院领导的祝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