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夏国之光新实验堆的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

    大山之中,保密层级似乎变得更加严格,原本还显得杂乱的工地上,如今已经建起了好几处颇具科技感的建筑,特别是最核心部分的实验堆,就像一个大型的椭圆形粒子加速器一般,只是比一般的粒子加速器看上去要高一些,没有那么扁平。

    而在实验堆旁边,三个巨大的工厂也开始了初步的实验验证,核聚变原料提纯,磁流体发电装置试运行,还有监测中心整体仪器设备的调试等等,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林秋也在这里待了足足待了大半年,此刻的他正站在新实验堆前,看着这个由自己亲手设计和建设起来的大家伙,内心也涌出一分强烈的自豪来。

    毫无疑问,眼前的这个新实验堆,将代表着整个蓝星上最前沿的能源技术,也是人类通向未来的终极能源之始!

    在这个实验堆中,将燃起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温度,也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

    何其的梦幻,何其的荣耀!

    虽然在当初获得这个可控核聚变的蓝图和方案时,林秋就知道,自己一定可以亲手将它落地在这片土地上,但真正到最后一步的时候,他也不免有一丝丝的不真实感。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看了眼挂在一旁栏杆上的十六字标语,林秋深吸一口气,将内心的激动压下去,各系统都在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这个过程也要持续三个月以上的时间,以确保万无一失,所以在最后关头,林秋都要保证自己绝对的专注和认真,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搞数学,或者任何理论研究,出错了大不了就是丢自己的脸,但这种大型的工程建设,特别是牵扯到国家未来命运的,要是出错了,轻则实验失败,出现人员危险,重则打击信心,甚至有可能导致未来这一整条路的堵死!

    所以整个工程建设,无论大小细节,林秋都要求自己亲自过问和检查。

    但除了这些核心工作之外,还是有很多来自外界的干扰,这其中也不光是领导们的关心,也有很多涉及到他自身其他工作内容的沟通和探讨。

    有些林秋可以直接拒绝,有些林秋实在也不好拒绝,只能以远程的方式参与。

    比如关于光刻工厂建设中遇到的一些核心问题,这也是夏国在半导体领域一种几乎全新的尝试,路子和荷兰阿斯麦的路线完全不同,能借鉴的经验就更少了,需要创新的工作就更多。

    比如关于光源长距离筛选方面的问题,不光是涉及到高能激光的聚能问题,还有多重曝光下的光源散射问题,这一点在阿斯麦比较狭小而精妙的金属液体脉冲下可以进行控制,但在光刻工厂中这条长达上千米的光路中该如何实现,就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还有再比如极紫外光的映射、前极闸和后极闸问题等等,许多半导体的专家都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意见,其中的争论也不少。

    而这种会通常一开就是一天时间,甚至因为涉及到学术讨论,有时候遇到艰难问题,还会持续到深夜里去。

    好在林秋的身体素质的确很强,这才能够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硬生生支撑下来。

    但这大半年的时间,林秋每天睡眠时间也就三四个小时,简直是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