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到了京城,已经是三天后的凌晨,邓国锋、李德宝和小红进站接的王大山和李红军。把送礼的东西和员工福利都搬上了倒骑驴运回了招待所,约定明天再详细说说四合院的事情,便各自去休息了。

    李德宝和小红也没有回家,直接住到了招待所,显而易见,两人已经认真的在一起了。

    第二天起来,大家在食堂吃了早饭,李德宝就对王大山说出了四合院的来龙去脉。

    原来,自从上次王大山从京城回去之后,李德宝就把一帮兄弟撒了出去,专门替王大山打听四合院的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兄弟终于打听到一个第一批腾退的院子。这个院子是一座三进的院子,位置在南锣鼓巷与北兵马司胡同交界的地方,附近就是中央戏剧学院,距离什刹海不远。

    位置绝对是好位置,一等一的地段。

    院子的主人是个旗人,祖上曾经出过一位一品大员,书香门第。1962年私房改造,院子的一部分被用来办了幼儿园,另一部分被街道安排进来一批租户。

    到了1966年的时候,由于院子主人一家成份不好,被划定为了黑五类分子,关进了劳改监狱,整整被关了十二年。1978年出狱以后,他的身体已经垮了。

    大运动时期,他儿子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云南,1977年恢复高考,考上了云南大学,从此就留在了昆明。

    老头出狱后一无所有,所有的家产都被抄家没收了,除了生活必需品,其他什么古董摆件、西洋钟表、瓷器家具,无一例外全部被抄没充公。

    出狱后的老头心有不甘,天天向上级领导反映,找街道办,找区政府,找房管局。只要有点关联的单位就去闹腾。

    还别说,这一闹腾还真有用。自从11月初京城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腾退侵占私房的文件后,相关单位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于把幼儿园搬了出去,把院子的产权退还给了老头。

    但是,公家的幼儿园搬出去了,私人住户却不愿意搬出去。院子里一共住了六户人家,都是租户,以前住这房子,只需要付给国家全额租金的20-40%就够了,现在院子产权变更成了私人,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好事了,租金不仅大幅度的涨了,如果不交租金,老头便要求住户必须搬出院子,否则就去派出所告他们。

    这一下,院子里这些人家可炸了锅,有几户人家天天跑到老头的房间门口叫骂,说老头心黑无耻没良心,生个儿子没屁眼儿。

    把老头气的心脏病都犯了,要不是家里备了速效救心丸,差一点就当场见了祖宗。

    这事你说错在谁那儿?其实谁也没错。房子是老头的,人家要回来天经地义,其他住户已经低价享受了很多年这个院子的福利了,现在恢复市场租金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可租户也有自己的道理,我这房子租的是国家的,凭什么付给你,何况你以前还是黑五类份子,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再说了,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十年了,凭什么你一来就让我搬走?

    两方都认为自己有道理,谁都不怕。

    在医院住了几天后,老头的儿子也从云南回了来,听到老头的遭遇,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就去院儿里找领头的去理论。

    这个领头的主儿也是个混不吝的角色,没说几句,二人就动了手,又把老头儿子给揍了一顿。

    老头儿子报了警,公安来了之后听取了事情的经过犯了难,这事属于民间纠纷,房子到底归谁公安也判不了。双方确实打架了,虽然老头儿子惨点,但也属于互殴。无奈之下,只能把领头的那位关了几天就放了。

    老头的儿子哪能甘心?到处找人托关系想解决这个问题,但都没有什么好办法。这时候法制不健全,也不流行去法院打官司,老头父子二人一筹莫展,无计可施。

    李德宝的一位兄弟,刚好与这个院子里的一位住户是发小,听了这个事情之后,觉得好像是个机会,于是就告诉了李德宝。

    李德宝听说之后,带着这位小兄弟亲自去看了看这个院子,发现这个院子是真不错。

    首先,门口胡同的道路十分宽阔,相比一般的四合院,门口要开阔很多,小汽车都能并排行走两辆。院子是广亮大门,在东北角,占据一间房子的位置。虽然不及王府大门的气派,但也是少有的大气敞亮。

    其次,三进院子一共二十间房子,确实是古代一品大员的居所。每进院子无论是影壁垂花门,还是抄手游廊穿山游廊,亦或是各种正房耳房厢房,都保存比较完好。

    要说清代官员的住所,也是有等级区分的,不是你想住多大就能够住多大的。一般亲王可以住五进的院子,郡王四进,一品大员三进最多不能超过二十间房子,二品大员不能超过十五间房子,三品十三间,四品十间,以此类推。

    当然有些地方也有些破旧,但相对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了。

    由于这个院子住的人不多,公家也是用来办幼儿园的,所以乱搭乱建的情况并不严重。

    李德宝进到院子里仔细的看了看,他觉得完全符合王大山的要求,于是就想先找住户了解一下情况。

    经过他兄弟的牵线,李德宝把兄弟的发小约了出来,详细的问了问院子的情况。

    院子里一共六户人家,都是1964年左右搬进来的,说起来也都在院里住了20多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