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3、双规

    得到这个旨意后,陈道海欢喜异常,马上连夜从阿桂军中返回兰州,并派风云即刻向章容敏处调用二百名飞鹰队成员,并开始对兰州城内大大小小近百名官员监控。

    与此同时,由于乾隆的切责,阿桂于六月十五发动总攻。动员将领二十七员,满汉官兵、屯练、花寺兵、阿拉山兵共计二万一千人。

    肉搏由清晨开始打至傍晚,新教徒虽极度缺水,体力消耗甚大,可依旧勇猛无比,苟有残喘俱尽力抗拒,不肯束手就缚,有中箭五六枝尚持石奋击!。

    终因寡不敌众,华林山还是陷落了。苏四十三以下哲合忍耶战士,除突围数百余名外,全部壮烈殉教,死时都未向清兵求饶。飘扬在华林山上的伊斯兰哲合忍耶绿旗,被血染得鲜红淋漓。

    冲出血围的数百余名战士,仍抢夺尸体、抢夺粮食雨水。六月二十一日消息,他们又断水三天。大清统帅阿桂揣度新教军可能业已受渴困殆,并于二十三日进兵剿捕。无如二十二日,竞夜大雨如注,直至二十三日卯刻始止,新教徒们又资接济,在舍帝峰又予清兵以重创,甘肃饶化总兵马四贵阵亡。

    六月廿六日,残余勇士已仅有一座破庙。

    七月五日,官军最后屠杀开始,激战至七月六日黎明,四百五十名勇士殉教,近七十名勇士被俘,后被杀,无一人投降,轰轰烈烈的甘肃回教苏四十三起义落下帷幕。

    陈道海自接到乾隆帝的旨意后的数日内,这情绪便由当初的兴奋转变为无可奈何。虽然已经把飞鹰队的人手大量调派出去监视甘肃的官员,可还是不能保证整个甘肃官场的官员窜供,每日里总有那么几个官员溜出飞鹰队的视野之外暗地进行着秘密勾当。

    陈道海抱着谋定而后动的思想,想一举成擒这些甘肃贪官,不给他们任何活命的机会,故这几日在居所内冥思苦想着。

    整个甘肃是勒尔谨、王廷赞的天下,所谓天高皇帝远,自己在这里还真有些寸步难行的味道。甘肃赈灾舞弊案牵涉到甘肃过百官员的顶戴前程,所受阻力也是相当的大。

    陈道海也曾私下里找了几个偏远小县的知县来密谈,可一谈及赈灾发放粮款一事时,他们个个都哑巴一个,气得陈道海火冒三丈高。

    “看来要避开在甘肃审案,最好能移到陕西去,切断这些官员互连的土壤,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就这么想着想着,陈道海突然灵光一闪,脑海里似乎有了点东西,想要抓住细细思量时,却又如泥蚯般脱离而去。

    陈道海有些郁闷,随意踱步来到窗棂边,把木窗推开,望着户外的美景轻轻吐了口气。陈道海把钦差行辕设在了甘肃士绅、捐有道台衔的大布商汪之象家中,当汪之象听说钦差大臣决定入驻己家时,差点没兴奋过度晕倒过去,屁颠屁颠地举家迁移,好腾出地方给陈道海。

    汪家占地百亩,庭院皆以江南水乡风格设计,到处都引入小桥流水、假山青藤、绿竹碧草,数十进的小院首尾相连着,既互通又自成一宅,真是别有洞天。走个通透也要个把时辰,不愧是甘肃第一宅。

    正在琢磨着事情之时,余光注意到二杨兄弟悄悄走近,此时的陈道海灵感却突然袭来,被他一下

    给捕捉住。

    这二杨原先乃是土匪,拷问肉票时必特意关押至黑牢中,以切断与旁人的联系,威逼恐吓套取最详细的底细以便敲诈勒索。

    而放在现代,那就是妥妥的杀官利器,双规大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国内腐败现象呈易发、多发态势。在反腐斗争形势严重的特殊时期,一种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所亟须的特殊组织措施和调查手段--"两规"、"两指"应运而生。

    “两规”规定:监察机关在案件调查中有权"责令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

    “两指”规定:监察机关有权"责令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对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

    自己审问甘肃众官员,大可借鉴。陈道海一拍大腿,兴奋异常地转回到书桌前,开始细细推敲起来,以致二杨进来许久也未察觉出来。

    当夜幕降临,二杨点起蜡烛后陈道海才被明亮的烛光从思虑中拉了出来,抬头望见二杨后倒是一愣,这二人是何时进来的自己居然不晓得。

    杨遇春呵呵笑着说道,

    “大人,您还真是为了公事而废寝忘食了,身体为重呀。”

    “就是呀,陈大人,我大清中兴可全靠您了,可别因芝麻小事而累倒了。”杨芳在旁帮腔说道。

    屁个中兴,这满清还会中兴?想得美,自己先捞个饱再说。这世上还就是白花花的钱好啊!陈道海一旦开心起来这思绪也特别的多。

    “来来来,你二人给我坐下,听听我刚想出来的专治贪官的好办法,帮我想想还有何不妥之处。”

    陈道海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全倒给了二杨:

    “依照我大清律法,惩治贪官有三大弊,

    其一,除非极其重大的案件,在原审地处理时,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极易给贪官们以窜供的机会,导致证据飞灰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