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脑子寄存处!谢谢配合,离开时不要忘记带走呦——)

    “各位游客在看这件瓷器的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下。

    汝窑瓷器是宋徽宗时期烧制,窑址为河南宝丰清凉寺,在宋代“五大名窑”中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汝窑天青色瓷器表面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如珍宝。

    虽然古代各种工艺品的制作能够达到很高的标准,但是制作环境的苛刻依然是个硬伤。

    在古代,“天时”可能是影响“天青色”瓷器制作的关键因素,这里便有一个流传的民间说法。

    当时制作经典的天青色瓷器时,“天时”因素——“雨”是一个关键因素。

    天青色是需要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下,才能烤制出的色彩,而古人因为技术原因,往往只能等到烟雨天,才能做出这样的艺术品。而大自然的雨,往往是不可控的,雨大了,会太过潮湿,色彩不够透亮;雨小了,又会湿度不够,显得过于清淡无光,由此可见天青色的难得,也不禁佩服古人的智慧。

    故也有了“天青色等烟雨”这句经典歌词。”

    导游引导游客看向自己身后的展品,脸上全是欣赏美丽事物的赞叹,无论看几遍,每次看见这件汝瓷花瓶,都会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每次来到汝瓷花瓶周围都会有种放松心情的感觉,甚至周围的空气都会更加清新。

    “这就是汝窑魁首之一的舒月,瓶身上自然呈现云舒月展的花纹所以被赐名为舒月,而且它被誉为颜色最完美的‘天青色’汝瓷,其造型呈现完美,一出窑就被誉为御品,直接收录皇宫,作为历代皇帝的心头宝。

    我们应该庆幸,这件舒月汝瓷运气完美,每当天下有战乱之时,就会有人提前将它转移,不然我们就没有机会见证这等国宝。”

    导游笑着和游客们开着玩笑。

    灯光下,器皿发出淡淡的青色反光,整个瓶身都显得熠熠生辉,在它的光芒下,周围那些同样年份的古董都显得黯淡无光。

    但只是这一件展品,周围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拍照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每个路过的人都会对着它连连赞叹。

    只是他们看不见,随着人们从它面前走过的时候,都会多多少少留下一些看不见的金色光晕。

    那些光晕会自觉来到瓶身上,让原本就光彩夺目的汝瓷更加耀眼。

    随着时间流逝,天色逐渐黯淡,整个博物馆也陷入了安静之中,原本络绎不绝的游客逐渐散去,只剩值班的人员时不时路过留下的脚步声。

    周围陷入安静,不多时,原本安静待在展台上的天青色汝瓷颤动了一下。

    外界天空原本漆黑的天空逐渐发生变化,朵朵红云慢慢出现在博物馆上方,隐约能看见细小的闪电,只是这些闪电像是敷衍一样,只是闪烁几下,就下班了。

    红云出现,像是召唤了下方的瓷器。

    一道流光闪过,展架之中那件瓷器消失不见。

    博物馆房顶上倒是多出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