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徐阶身为首辅,格局不能比学生小。

    他对众人说:“太岳顾虑得是,倭寇此次闹得太大,已经触怒陛下。倭寇必须要剿,此事不容置疑。但戚继光不是我们的人……”

    选一个自己人取代戚继光?

    众人碰了碰眼神,若有所思。

    张居正却说:“戚继光想有所作为,就要有朝廷的支持。从前严嵩、胡宗宪能用他,老师您也可以。”

    戚继光是一把好刀,只看谁是执刀之人。

    严嵩可以、徐阶可以,他张居正将来也可以!

    徐阶笑了……把戚继光这头猛虎收入门中,比一群土鸡瓦犬有用啊!

    “还得是太岳,让老夫豁然开朗!”徐阶神色一正,“咱们要比从前更抬举重用戚继光,分化他和胡宗宪!”

    拿得下戚继光,罢官回乡的胡宗宪就是人走茶凉,没这么重要了。

    眼下要做的,是怎么拉拢戚继光。

    俗话说,拜神要拜对真神。

    从严世蕃“发配雷州”开始,胡宗宪就知道有一把刀悬在自己的脖子上。

    他也想请一尊神来拜。

    但谁都知道他是严嵩的门生,是严党在外的臂膀,哪尊真神会庇佑他?

    徐阶是新任首辅,他却不能主动拜入徐阶门庭。

    三姓家奴?胡总督丢不起这个人。

    前些时日,他收到严嵩预警说他那封致命的信丢了。

    胡宗宪感到大难临头,连忙给京城一众大佬都送去“炭敬”。

    徐阶、袁炜、高拱、张居正……不同派系的人都送,暗暗示意——如果你有我的把柄,咱们可以议和。

    有话好好说,你可以漫天开价。

    但没有人明确回应。

    是他说得太含糊,对方领悟不了?

    朝廷的旨意送到——罢官回乡,胡宗宪不甘之余,又暗暗松了一口气。

    至少,那封信没有落在徐阶手上。

    会是谁呢?

    皇帝命他回原籍闲住,他只能放下手中一切政务军务,脱下官服,带着亲信回徽州绩溪县的龙川故里。

    遥想二十多年前进士及第,他走出绩溪家乡,何等意气风发。

    这些年步步高升,又是何等巍巍赫赫。

    嘉靖三十五年,总制南直隶、浙江、福建等处军务。

    身边的幕僚,是徐渭、沈明臣、茅坤、文徵明这样的大才子;

    手下的将领,是俞大猷、戚继光、卢镗这般虎将!

    嘉靖三十九年,晋升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加少保。

    一朝罢官回乡,又是一身布衣。

    此时此刻,他忽然明白“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

    一切功名利禄,如梦幻泡影。

    “途经南京时,去一趟鹭峰禅寺。”胡宗宪吩咐。

    亲随领命,下去安排。

    胡宗宪想念鹭峰禅寺明彻和尚的素斋,却不知会在那里,获知真神的消息。

    …………

    一到冬日,京城里的煤炭需求就骤然上升。

    在这个“冻死人”不是比喻的北方大城,燃料是刚需。

    以往西山煤罗家会租用卢沟桥外的皇家废弃榷场存放煤炭,以便及时运送到京城各门。

    今年,罗家依旧租用场地,但此处变化很大,不再是废弃的榷场。

    原本荒废的货栈被修整好,变成做肥皂的工坊;后面一处戒备严密的,是制作玻璃镜的屋子。

    还有一处空地是晏家做蜂窝煤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