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同一条村子,村民生活步调是一致的,都按着时令去干活,种豆时种豆,种瓜时种瓜。

    兄弟多的家庭,婆婆为方便带孩子,连儿媳妇生孩都几乎同日月。

    母亲不会直接跟儿子说,毕竟女人的事跟女人说容易说到心坎去。

    作为婆婆会私下找儿媳妇们商量,表示你们想要孩子,最好约定时间,

    反正一个孩子需要带,两个也需要带,还不如凑在一起。

    最好冬季里生,地里庄稼都收割完,天气虽冷些,但不耽误地里庄稼。

    来年春天你们也坐完月子,下地春耕正时候。

    可千万别一个年头生,一个年尾生,我刚松口气又要带新生儿,累得不让人活。

    大媳妇和二媳妇,三媳妇听了婆婆的话,表示为难。

    生孩子可不像种地,刨个坑,撒上种子埋上土,自然发芽,开花结果。

    豆子长出豆子,瓜儿结出瓜儿。

    婆婆不以为然,她说男人是现成的,女人也是现成的,现成的坑,填根萝卜的事儿。

    大晚上长夜漫漫,你们不想着生娃能干什么去。

    三个媳妇听婆婆的话,一时语塞。

    大媳妇担心说:“即使是怀上,怕步调也跟不上妹妹们,叔子们年轻些,好使力。

    他大哥年纪大,地里活儿做得多,力气都使在别处了。”

    二媳妇听到这话未免对大嫂不满,家里活大哥一人干完似的。

    但也未敢声张,语气稍微加重说:

    “地里的活儿,他二哥也没少落下。我看大嫂太谦虚,时常三更半夜还听到你们捯饬。”

    “你可别乱说,怕是听错了。屋里老鼠出洞蹦跳常弄出声响呢。”大媳红着脸说。

    “可不是,谁不知道大哥养得一只大老鼠。”

    二媳妇说完自己哈哈大笑,三媳妇看看婆婆,看看大嫂,只敢低头微微笑。

    婆婆看出气氛不协调,赶紧跳出来调和:

    “好啦,本来说的传宗接代正经事,你们竟像说笑话,不把我放眼里。

    不多生几个,以后地里活谁去干。

    三个儿子都是我生的,我还不知道底子。一样的把柄,一样的秤砣。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你们倒好,得寸进尺,吃了黄瓜想茄子。

    生个孩子又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晚上尽量柔和一些,哄哄自己丈夫不就行了。

    特别是你,得抓紧,大嫂,二嫂已生五个,四个,你才生一个。”

    婆婆指着三媳妇说。

    三媳妇听到这话,慌张地说:“天啊,我怎能跟她们比,大嫂,二嫂过门早,咱家那个即使力大无穷,不分白天黑夜捯饬,也不能后来居上。”

    “三妹年轻,生个三胞胎,或者四胞胎不就赶上我啦。”二媳妇得意地笑着说。

    “你以为是母猪么,想生多少就多少。”三媳妇不满地说。

    “你们是母猪我就省心了。”婆婆叹口气说:“总之你们自己商量好,多为我省心。”

    婆婆说完拍拍屁股走人,三个媳妇看到婆婆走远,心生不满,低头窃窃私语。

    二媳妇脑袋灵活,想得透彻。她说:“婆婆哪里是怕带孩子,她是怕咱家一年到头都有人坐月子,吃空米缸。

    咱三个同时坐月子,一个鸡三人分着吃,不知节省多少,她如意算盘打得叮当响。

    我生第二个时候,多吃一个南瓜,到处说我呢,说我胃口好。

    猪栏的母猪一胎生十二个,还没有我吃得多。

    等生第三个时,南瓜早藏到她房里床底下呢。”

    大媳妇和三媳妇,大的老实,小的辈分低,都不敢对妯娌说的话作出评价,

    怕有一天婆婆知道,惹得家里鸡犬不宁。

    可见蒲坑村许多堂兄弟妹,他们出生年月都差不多,虽比不得双胞胎,只相差一两个小时,但他们多数相差三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