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白不尘听说派顾桃去,细细打量了她一番,发觉她容颜俏丽,气质温柔典雅,满意地点点道:“顾桃姑娘,谢谢了。后日本座会亲自过来接你。”

    且说“白小望”经过“一名道人”的诊治,疯癫病症有了明显的好转,不再发疯发癫,偶尔只会在房间里狂笑怒骂几句。

    白不尘心情大好,到了约定的日子,找来一辆厢式马车,让“白小望”和婉嫂坐在里面,关好门窗,亲自驾车直奔天宁观。

    安排“白小望”清修的地方是一处位置偏僻的别院,名为“卫道院”,建在靠近山崖处,左右两排各七间房,中间一个大院。

    这里原来是天一门卫道八雄居住、修炼之地,二十年前正魔一战,卫道八雄当场死了五个,余下三人不久也伤重不治身亡。

    自那时起,别院便关门大吉,一直没人居住,尘封已久,不过金蝉提早安排人将院子和房间清扫干净,并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家具和生活用品。

    此前,白不尘怕白小望不适应,已差人送了一车生活用具上来,供白小望使用,并让婉嫂料理白小望的生活。

    他亲自动手为白小望整理房间,来来往往忙活半天,累得满头大汗。

    临告别之际,白不尘抱了抱“白小望”,道:“望儿,你且在这里住几个月,爹有时间便过来看你。等你人舒服了,爹便接你回去。”

    白不尘转身离开,刚走几步,猛听“白小望”在身后轻声道:“爹,你受累了。”

    白不尘一听,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回头将“白小望”整个儿抱了起来,大笑道:“我的宝贝儿子,你终于清醒了,终于清醒啦!”

    声音哽咽,泪流满面。

    “白小望”抱一抱他,用衣袖轻擦他的脸颊,道:“爹,谢谢你!”

    白不尘仰天大笑,忽然跪倒,双手合十,向天拜了三拜,换个方向又拜三拜,跳起身来又去抱“白小望”,直乐得合不拢嘴。

    高兴了好一阵,白不尘道:“乖儿子,你好好在这里休养,听金蝉法师的,还有他徒弟小羽,有时间弹弹琴,吹吹箫。我替你请来了清乐门的顾桃姑娘来教你。我现在就去请她过来。”

    白不尘欢天喜地离开了房间。

    小隐望着他的背影,心里升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说不清是高兴还是哀伤,不禁喟然长叹。

    他真是一位好父亲,可他偏生是自己的终极大仇人,迟早有一天终要与他生死对决。

    听说来的是顾桃姑娘,不觉心中忐忑。这姑娘不但冰雪聪明,而且有胆有识,敢作敢为,将来必堪大任。

    然而,与她相处,不得不小心为妙,搞不好就可能被她看出破绽。

    他一边想一边信步走出房间,忽听身后一个清朗的声音道:“无上天尊,慈悲,敢问这位可是上山来清修的白居士?”

    转过头来,只见一个眉清目秀、皮肤白净、身穿蓝色道袍的少年道士两手结太极阴阳印正向他作揖,忽然玩心大发,便学着他的样子,左手抱右手举至胸前,仿着他的口吻道:“无上天尊,慈悲,这位可是在天宁观清修的小道童?”

    “正是,正是。”小道士躬了躬身,忽又道,“非也,非也。”

    小隐不觉奇怪,问道:“既然正是正是,何故非也非也?”

    小道士道:“无上天尊,小道的确是在天宁观修道,此正是也。小道入道十八载,身心顺理,唯道是从,童年不再,此非也,望居士明察,慈悲,慈悲。”

    原来是不喜欢叫他小道童,他至少十八岁了,只是长了一张娃娃脸,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至少小好几岁。

    小隐忽然觉得挺有趣,笑道:“哦,原来是道长仙驾光临,失礼失礼,久仰久仰。”

    小道士脸上忽现诚惶,又作一揖:“不敢不敢,非也非也。”

    小隐笑问:“这回怎么又非也非也?原来是非也道长仙驾光临。”

    小道士道:“非也非也。小道忝在道门,修行时间不短,怎奈道微德薄,岂敢以道长自居。小道俗姓童,名小羽,蒙师尊赐道号羽林子。居士上山修行,你我便是道友,日后可直呼名字,如我师尊一般,或称道友。无上天尊,慈悲慈悲。”

    小隐道:“童小羽,小羽,小羽道友,好!敢问小羽道友,道驾光临,有何指教?”

    小羽道:“不敢不敢。小道奉师尊之命特来向居士传戒。”

    小隐问:“传戒?传戒是个啥?”

    小羽道:“师尊说,凡初入太上法门,不问道俗,必先遵依‘太上金科玉律三洞’戒文,依次须受三皈依戒,太上老君积功归根五戒,虚皇天尊初真十戒,受此三戒,方能再受中极三百大戒。”

    我的天,三百大戒,不是开玩笑吧?不受不受,赶紧溜之大吉。

    “本居士现在没空,忙得不可开交,下回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