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也证明了这段时间里,这名小小的少帅并没有浪费时间,而是的的确确对全城的每一处街道,每一座建筑都进行了非常全面周到的考量的。那么也就没有理由对他有什么怨言和不满了。

    尤其是余桂久,更是觉得自己误会了他。事后他再想一想,发现如果这些东西他都早已成竹在胸、烂熟于心的话,那么他也的确是有资格在半夜三更的时候饮茶吃火锅,高谈阔论一番了。

    江小龙的战术布置非常的细致,几乎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这让人觉得这些想法绝对不可能是临时编出来的,而是在反复思考甚至是在实际现场踏勘之后,总结出来的结果。

    整个过程听下来,让人感觉得到的只有这位少年的成熟和老到,没有一丝一毫少年人的幼稚和不切实际——假如不听声音不看相貌,只看会议纪要纸面儿上的文字的话,没人认为这是出自于一位年仅十二岁的孩子的考虑。

    当作战部署会议结束之后,众将起身而去,士气高昂,步伐坚定。

    但是江小龙在看着他们的背影的时候,心中却明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这一聚之后都将是永别,不会再相见了。

    不,也许不是大部分人,极有可能是这些在场的所有人的生命,都将在今天走到尽头了。因为他们所要面对的敌人,实在是太强大了。

    只有一个人没走,那就是葛尔丹骑兵的首领乌契达拉扈。作战会议上江小龙向大家交代了,葛尔丹的部队将作为战略总预备队,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大约半数的江小龙部队。

    而江小龙较为精锐的神箭手们——经这段时间的大规模选拔和突击训练,已经达到了大约三千人的规模——将作为战术预备队,机动使用。

    对于这一点,大家都没什么意见。所有的人都知道神箭手的宝贵,而江小龙没有藏私。他把他的神箭手作为机动力量,毫无保留地全部拿出来,作为灭火队来使用。这让人觉得大家都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没有什么特殊的例外。

    全城守军十数万人,他用自己的几千人归入葛尔丹的战略总预备队,这也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葛尔丹部队,大家都知道野战和近战是他们的长处,而守城和阵地战则是他们的短板。用他们那剩余的两、三万人来做战略总预备队,可以说是比较恰当的。

    “我的部队要放在什么地方?”乌契达拉扈问道。

    “你首先把人都集中到市中心的高塔那里。”江小龙回答道:“很有可能那里就是我们最后的抵抗战场。但是目前还说不准你们什么时候可以出动。这要看战场上的形势变化,我们要随机而动。放心吧,有你出大力的时候。到时候你别给我说你上不去。”

    “切——!小看我们!我们草原上的雄鹰是永远都不会向暴风雨低头的!”乌契达拉扈声振屋瓦,大踏步地走了出去。

    全城到处都响起了警报的号角声和军官们严厉的叫喊声,所有的部队都在紧急集合,脚步声杂沓,武器和盔甲的碰撞声中夹杂着战马的嘶鸣。市民们惊恐地走出家门,站在檐下观望。

    各个部队的集结地都在进行着简短的战前动员。江小龙带着一些人来到了西门的附近。这里将是敌军的主攻方向,所以这里集结的部队最多。

    副总指挥使余桂久正在这里发表讲话,动员大家死战到底。

    但是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就在余桂久慷慨激昂地结束了他的战前动员讲话之后,一名军官站了出来,大声说道:“我绝不上战场做你们的炮灰!像这种根本就打不赢的仗,完全没有意义。我绝不跟你们一起去送死,我要跟我的家人在一起。”

    说完,他真的就将手中的长剑和盾牌乒呤乓啷丢在了地上,然后又动手摘下了他的头盔。

    “混蛋,任何临阵脱逃者,杀无赦!”余桂久气得连脖子都变得通红,脸色更是变成了猪肝色,红得都发黑了。

    而那个人却并不服气,梗着脖子瞪着余桂久。看他身边人的表情,居然有不少也在瞪着余大人,似乎他们全都是那个声言要放弃作战的军官的追随者。他们同意他的话,并且十分坚定地站在他的这一边。

    他们不相信这场战斗会赢,所以倒是觉得:也许忍气吞声、苟延残喘地活下去也是个办法。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能够活下去,那么何必非要死打硬拼,白白丢掉自己的一条性命呢?当个普通百姓不好么?他谁爱来占领,那就来占领好了。

    至于国家兴亡什么之类的,又关得了我多少事呢?我一个平头百姓,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江小龙悄然问身边的人道:“这人谁啊?这么大胆?”

    “本地人。平日里跟余桂久称兄道弟的,是个曾在战场上救过余大人的命的家伙。”多伦富德极为简短快速地回答道。

    “难怪……”

    多伦富德的话还没说完,江小龙就打破了现场尴尬的沉寂,高声喊道:“没用的,余大人。还是让他们走吧。”

    余桂久登时就很诧异地看着江小龙,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江小龙稳步走上了高台,跟余桂久站在了一起,对台下的人朗声说道:“凡是不愿意打仗的弟兄们都走吧!我原谅你们,也不处罚你们。”

    “像你们这种丧失了斗志的人,上了战场也没用。都走吧。”

    随后,他提高了音量说道:“不过临走之前我请你们想一想:我们一旦战败,敌军的铁蹄踏进城里来。你的家人,你的妻子儿女,你的老父亲、老母亲和兄弟姐妹们,妻子儿女们,就全都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一旦联军的士兵们冲进城里来,在你们的面前发生了抢劫强女干和杀戮,然后当你们的家人鲜血淋漓,就在你的面前向你哭喊、向你求救的时候,你们有能力保护他们不受侵犯和凌辱吗?还是你们愿意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遭受侮辱和残杀?”

    “如果你们觉得这种事情不会降临到你们的头上,那你们就走吧。我绝不留你们!”

    他的话不长,但是很有力道。每个人都不得不低头想一下,他讲的有没有道理。

    人家是战胜者。

    战胜者跟被征服者之间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他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只能祈求他的怜悯——就像是家里养的鸡和猪一样。

    当屠刀握在人家的手上,一切自然都是人家说了算。人家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付出了许多战友的生命的代价,他们会可怜你么?

    他们是征服者!

    征服者一定会把被征服者看成是蝼蚁一般的存在,他为什么要去可怜蝼蚁呢?

    自古以来都基本上没有这样的现象。

    国内战争或许会这样。军队要标榜自己是正义之师,爱护百姓,秋毫无犯。对被占领的城市采取怀柔政策。但那是因为他们需要争取民心,为自己的一统江山大业打下牢固的民众基础。

    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就不一样了。你是入侵者,即使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也不一定马上就会看见好的效果。反倒是血腥屠城,或许更能震慑抵抗者的信心和士气。

    尤其是在古代,人们没有什么现代(或称后世的)的文明理念。侵略者都是蛮不讲理的。

    比如在我们这个时空的历史上的大清国,在征服中原的战争之中就有着许多屠杀的案例,比如臭名昭着的什么“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等血腥暴力屠城事件。

    只有在大肆野蛮的屠杀、平定了被征服者的反抗之心之后,他们才会坐下来跟你谈什么怀柔政策、休养生息、安抚民众等等。不过那也是为了他们今后的统治,打下坚实的民心基础。

    成吉思汗的屠杀则更为恐怖。他在后世居然被许多人奉为英雄和什么“一代天骄”。这简直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因为想当年他们在征服中原、屠杀汉人的时候,他可是一名仿佛从地狱里来的刽子手,其冷酷的满城屠杀的手段是极其的残酷无情的。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双手沾满了我们祖先鲜血的家伙,会被后世的人们歌功颂德地称之为大英雄,简直是不可理喻的笑话!

    当江小龙讲完话之后,全场出现了一片寂静。人们都在扪心自问:你放下了武器,人家却根本不理会你的怯懦求饶,他非要虐杀你,你能怎么办?

    许多人,包括刚才那群想要放下武器的官兵们都发出了一阵嗡嗡的议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