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样命运的人实在太多,名将如韩信、李牧,谋士如文种、白起。又有几个能如范蠡那般,在看出这个显而易见命运后,毅然抛下一切泛舟西湖?差不多只能如韩信那般,悲愤地喊一声:“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孟宏久说,李勉若死,必然是因为他只拿兄弟为兄弟,忘记他的兄弟还是皇帝!也是因为,天下都变了,他的心却一如既往。

        孟宏久本是江湖散漫之人,会牵扯到朝政之事,只是因为受李勉之恩,又深深敬爱其为人,不忍他落得“鸟尽弓藏”的下场。

        孟宏久在齐王府休养多时,身体好些后,便留在王府任长史官。他多次规劝李勉遣散门客幕僚,隐世而活。李勉却认为,边陲诸多小国尚未归顺,他需得随时准备为大哥再上沙场——天下都已变了,他的心却仍然是少年时候。

        果然,梁文肃一再对李勉加封,却一点点地削弱他的兵权,最终置他于江南烟花之地。梁文肃明明已有收复那些边陲小国的动作,却不再任用李勉。李勉数次上书,要求再上沙场,却每一次都被梁文肃驳回道:弟乃大将之才,此等小事,不必大材小用,且弟辛苦多年,当于江南美景中好生休养。并且时时赐下美酒。孟宏久认为酒中必然有毒,希望可以拿一点回去好好研究。李勉根本不同意,还把孟宏久怒斥一顿,认为皇上是自己的大哥,怎么能对自己的大哥生出这样的疑心!

        没过几个月,李勉便一病不起。孟宏久说,王爷正值盛年,又是习武之人,没有道理生这样的病,必然是因为酒中有慢性毒药,长期饮用所至。并再次肯请李勉一定要给他一些皇上赐下的美酒,他会尽力研究出解药,救李勉性命。李勉却仍旧不肯相信。

        梁文肃听说李勉病了,便亲自己派了一名太医照顾他。孟宏久认为,这名太医必须是奉了梁文肃的秘旨而来,明着是照顾李勉,暗中却是隐瞒李勉中毒的事,让李勉的死看起来正常。

        李勉被天下人敬若神明,梁文肃是不敢明着下手的。

        最终,李勉最终不治而亡,终年三十三岁。

        李勉离世后,皇上追封为“忠义齐王”。世人却认为,这是梁文肃心虚的表现——李勉有“信义王”之称,他却偏偏在他的封号上舍“信”取“忠”,是因为他自己言而无信,害了兄弟性命,又安慰自己这也是兄弟忠君的表现。

        讲完了这些大家就都可以肯定,既然锦衣铁面人是为李勉留下的一本什么书滋扰五峰山,而兰若华之师孟宏久与李勉关系匪浅,兰若华被杀也必然与此有关。事情于是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凡是与李勉有关的人肯定会受到盘问或威胁,甚至于被杀!周潜光很快推测出一处可疑:为什么寒梅山庄没有动静!

        没错!江湖人皆知梅、兰师兄妹两人的师傅当过李勉的家臣,两人也因此在李勉王府生活过一阵,也是因为这样,都对他们平添出一两份敬仰。既然锦衣铁面人连李勉一个研磨小童的女儿去了哪里,甚至于住在哪个房间都能查到,又知道兰若华,没道理不知道梅若虚!

        众人也都觉得是!

        周、秋两人便打定主意,继续北上去京城,将兰若华安葬后便回凤尾城调查梅若虚。陈延信本来是对李勉的事万分关心,但因为调查的对象是梅若虚,是周、秋两人的师伯,觉得是人家门内的事,自己不好插手,便没有明说自己也会调查。只是说:“如此,我命人为两位准备快马、干粮和银两,两位在弊处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再动身也不晚!”

        师姐弟互望一眼,说:“事不宜迟,我们还是即刻动身!”

        陈延信犹豫了一下说:“好,那么志泽你快叫人准备,送两位上路。两位但有需要,我五峰山必定义不容辞!”

        岳志泽便去为秋以桐与周潜光继续赶路做准备。

        东西准备好后,陈广生与郭茜痕送他们下山,郭茜痕嘟着小嘴说:“你们真的不歇一歇就走?”

        “怎么了,你还舍不得我?”秋以桐望着她说。

        郭茜痕抿嘴一笑说:“你要是不凶巴巴的,其实还挺好的!”

        周潜光便笑了起来说:“郭姑娘你还不了解我师姐,她任何时候都是很好的!”说着时温柔的目光便落在秋以桐身上,秋以桐把马往一边拉了一点,翻身上马,当作没有注意。郭茜痕眨眨水灵灵的吊梢眼,笑了笑没有说话。

        陈广生望着秋以桐不舍地说:“秋姑娘,你两次帮了我,我还没有报答你呢!”

        “报答?”秋以桐笑了笑说,“那你再答应我一件事。”

        陈广生想起,上次秋以桐叫他答应她不为绯樱掉眼泪,他做到了,这回又是什么事呢?他便问:“何事?”

        秋以桐说:“若有缘再见,我们结拜为金兰姐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