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公元前二百五十一年,东洲大陆,周朝末年。

    正当飘摇乱世,皇室贪图安逸,不问天下事,周室王朝隐有衰微之迹。

    然而此时那龙椅上坐着的周夷帝远比他的父亲周哀帝更加无忌,行事荒诞不经。

    终日享乐而疏于政事,不问民生疾苦,整日流连后宫美人榻前,偏听偏信,不辨忠奸,赏罚不分。

    以致昔日称霸东洲大陆的大周帝国如今民不聊生,各州地百姓怨声载道,各诸侯国野心勃勃。

    强大数百年的周朝帝国便就这样被周皇室嫡系子孙一日日地败落下来。

    之后的百年间,昔日强大如斯,致万国使节来朝的周朝帝国就像是受到大巫命咒一般。

    继哀帝、夷帝之后的历任周王朝统治者尽皆荒yín残暴,无一人可堪国之大任。

    终致天下民众心生愤怒,各地时有义军举竿而起。

    各地打着清君侧名号出动的大军中,其中尤以金陵慕行带领的金陵神策军最为突出。

    所过之处,收服者众,良禽择木而栖,一时东洲各地有识之士纷纷投奔。

    上国动荡,周边百年前归顺的赢渠、钩戈等国终是按捺不住,蠢蠢欲动,频频在边界小规模发兵试探。

    乱世终至,平静了上百年的东洲,大乱。

    东洲内外混战持续了十三年。慕行雄才伟略,南征北战,伐敌抚众,建立了幅源辽阔的大翌帝国,自称“始帝”。

    以盛京为都,改元帝耀。

    此时东洲大陆版图四分之三皆被大翌收入囊中,实乃空前盛世。

    帝耀元年,蛮夷归顺,万国来朝。

    至此,东洲大陆开启了慕氏皇族御领天下的新历史。

    大翌建国后,始帝论功行赏,封五位功绩卓越的亲信将军为异姓王,各掌兵八万。

    即安亲王沈其文、容亲王容客贤、黎亲王黎斩木、恭亲王李成虎、瑞亲王轩辕彻。

    御赐封地,分五王,掌令珏,降御旨于王府,严明王位必由其嫡长子世袭。

    历代皆由世子袭领军权,掌令珏,若无嫡子,则按长幼有序袭承,并降爵一等,世子袭位前无需上朝议政。

    并另下谕旨,亲王掌兵,嗣子必安于京师侍奉女眷,嗣子掌兵,亲王于京师安享天伦。

    始帝之后,大翌历代帝王皆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天下格局逐步安稳。

    至慕喜帝一代却是极为好大喜功之主,其荒唐言行颇有周朝末年掌权者之风。

    喜帝其人,一反先代帝王朴素之风,性喜奢华。

    为修宠妃华宫连斩三位御史,假借微服出宫体察民情之名,一路搜刮民脂民膏,大修私宅。

    一路豪奢,强抢武林世家之女,频繁在民间举行选秀,极尽享乐之能事。

    曾为一浮光锦数次下令征战南疆,却都大败而归,致使大翌国库空虚,各州府再一次民不聊生,怨声四起。

    东洲之上大翌版图日渐缩减,柔然、南疆、楼兰、突厥、赢渠诸国日益壮大。

    与此同时,东洲武林也在岭南叶家、抚州公孙、河西柏家、靖安陆氏、阳明陈家的带领下,逐渐日盛。

    喜帝即位的第五年,天命五年,瑞亲王以清君侧为名自封地邯郸挥军而起,天下风云突变。

    盛京朝阳殿帝令一出,安王、容王、恭王即刻发兵盛京。

    然则鞭长莫及,盛都危矣,宫中帝王亲卫军六位将军拼死勇战,勉强得以撑至三军抵达宫城。

    平定瑞王叛乱后,喜帝论功行赏,不顾御史进谏,执意下令,三王入宫可不去佩剑、三王及世子面圣免跪等一应特权。

    不仅如此,他甚至罔顾群臣谏言不问缘由降黎王亲王爵,收令珏,令其嫡脉世袭郡王位。

    随后,赐封六将爵位,以镇南侯柳勇为首,分别为长乐侯常安、忠义侯傅行、江阳侯白姜,爵位世袭罔替。

    两位以身护主血染大殿的将军被破格允其庶出长子承袭爵位,分别是齐国公长孙氏,庆国公姜氏一族,爵位允其世袭罔替。

    喜帝后,成帝、观帝、炎帝、文帝皆为一代明主,开科举以纳贤才,连年减税微服出访体察民情。

    文帝更是三巡燕北,慕氏历任中兴之主勤政爱民,大翌朝局逐渐政治清明,一扫喜帝时奢靡之风。

    大翌帝国复又逐渐强盛起来。

    慕氏皇族传至仁宗慕之焕一代,距始帝建国已有665年,年号天德,尊嫡母“圣母皇太后”位。

    大翌镇南侯嫡长女柳止忧以太子妃之尊入主中宫。

    皇后所出大公主慕卿汵,赐封号“惠安”,皇三女慕卿洛,号“惠宁”。

    帝王一母同胞的和亲王封号“九章”,两字王号,荣宠盛极,九章亲王入宫无需下马,不解佩剑。

    然此时的大翌仕族分抗皇权,左右朝政已有数百年根基,后宫多为世家贵女,前朝仕族各为一派,泾渭分明。

    天德元年,帝广充后宫,连纳庆国公府嫡次女、户部尚书嫡女、礼部尚书之女、大理寺卿长女等名门闺秀数十人入宫,各地秀女者众。

    天德元年末,中宫诞下皇四子,帝赐名慕尚煌,大赦天下,举国同庆。

    天德二年后宫时有喜讯传来,皇六子、皇七子、皇八子相继出生,三妃几乎接连传来喜讯,引为一段美谈,帝大喜,赏赐不断。

    天德二年七月,姜妃所出二皇子于京郊马场坠马而亡,帝怒急,欲令金吾卫血洗马场,群臣惶然。

    皇后强撑病体于乾清宫跪谏,帝乃作罢。

    天德三年,敬贵嫔溺水而亡,其所出皇五女交由姜妃抚养。

    天德六年七月,仁宗元后柳氏薨,谥号懿敏圣慧,帝封中宫凝懿宫,皇长女、皇三女由贵妃付氏抚养。

    天德八年末,九章亲王妃诞下一女,正值九章亲王于成源大战大胜突厥,帝大喜,赐名慕长安,封号同名为“长安”,羡及京华。

    天德十三年七月,赢渠太子亲至盛京欲结两国邦交之好,仁宗以皇长女惠安公主许之。

    天德十五年,安王世子沈行知于国子监作一则《下策伐兵》,年仅十岁,举朝皆惊。

    仕族阀门均以其为贤才,待他年纪渐长,风华更显,京中仕子更有隐隐以其为首之象。

    天德十六年,居亿扬言三十万铁骑踏破大翌,帝令容王领兵出征。

    时年九岁的容世子随父上阵,天纵将才,容世子以铁腕强硬,用兵如神显名于居隅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