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披云岭,千鹤崖。

    岭高千丈入云霄,崖深万尺鹰不归。林深不知何为客,苦练精修几道人?

    日近西山,林寂不知飞鸟归;花羞蝶舞,人静不闻青草香。长枪挑起黄沙万丈,画戟破过黑雾千层。铮锵声透千里,飞鸟惊鸣虫不睡;火光横溅十丈,花落成泥蝶不飞。长枪闪得亮如银,画戟透光不见影。枪挑前心两胁,戟刺眼角眉丛。长剑越过相交处,枪戟两器各自飞。尘落三人相站立,一股道气起平云。

    “参见师姐。”两个穿着青衣的小道士上前一起见道。

    “师父叫你们去见他,跟我走吧。”女子上梳朝云近香髻,身穿白鹤飞云皂道服,脂粉不施犹自美,恰似蕊宫仙子下凡尘。提剑欲下千鹤崖,袖口紧坠一道人。

    只见那个拿戟的小道紧忙拽住师姐的袖口,越步上前,眉飞眼笑,“师姐,师父找我们什么事呀?”

    “去了就知道了。”女子从他手里拽出袖子,看着袖口的手印愠恼起来。小道士连忙低头认错,女子拂袖而去。

    “得罪了师姐,你完了。”拿长枪的小道士上前拍了拍他,也紧跟师姐而去。青衣小道再也没有比武时的意气风发,提着戟灰溜溜着跟上去。

    披云岭上,层层殿阁,选迭廊房,三山门外,巍巍万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绕。两路松篁,一林桧柏。两路松篁,无年无纪自清幽;一林桧柏,有色有颜随傲丽。

    门开双扇,左右对联无不工整,上书“静坐披云无俗事”,下对“乐归烂柯不念经”。中间挂一副正匾,明书三个大字,“黄庭观”。

    无云殿上。

    “回禀师尊,徒儿将云雁,天一两位师弟带来了。”

    “为师知道了,梦泽,你下去吧。”

    “是,师尊。”云梦泽施了一个稽首礼转身出了大门。

    云雁,天一两位小道目送师姐出门后,一同上前拜见,“参见师尊。”

    殿堂上方正坐一位身穿宽袖大袍,头戴青纱一字巾的中年道人。他向下望着两位徒儿,问道,“今日武功练得如何?”

    名叫云雁的小道士上前答道:“今日我和天一师弟在千鹤崖上比武,枪戟过招不下二百,未分伯仲。恰好师姐前来,遂停手前来拜见师尊。”天一也赶忙上前说道:“师父,都怪您叫师姐前去,再多一招,我准能赢的了师兄。”

    黄庭道人看着这个小徒弟,身高刚刚五尺二寸,手拿擎云三叉戟,身穿青色水合服,面如傅粉一般同,唇似丹朱一点血,杏眼带娇提溜转,舌灿莲花引人情。又看了一眼二徒弟,同样一身青色水合服,身高接近六尺,眉目清朗,风神如玉,手握金甲亮银枪,淡然从容。

    黄庭道人收回目光,朗声道:“好了,今日叫你们来是因你们各自家中来了书信,问你们何时出师,何日归程?”

    两个小道互相看了一眼,又听师父说道。“云雁十岁来我黄庭观学艺,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武功修为皆为上乘,已经可以出师了,你家中既然来问,这两日即可下山,只有一句话望你牢记,‘缘起缘灭缘自在,情深情浅不由人’,徒儿若能勘破此关,日后再无坎坷。”“是,师父,徒儿谨记。”云雁上前答道。

    黄庭道人接着说:“天一八岁来到观中,今年已是第八年,论武功已然可以出师,但心性稚嫩,易受他人左右,为师已回书你父,等四年后再让你下山。”天一抬头望着师父,见师父神色坚定,只能低头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