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值梅雨季节,天色就没几日晴朗的。雨虽下得不大,却是时下时停,连绵不断,叫人烦闷。

    池城的一处小酒馆中,人满为患,皆是来避雨顺便歇个脚的过客。

    “唉,池城哪哪都好,就这梅雨,真是一顶一的烦人!”一名蓄着胡子的男人抱怨道,“我这好不容易进城来做点买卖,赶上这么个天儿,买卖做不好不说,连家都不好回!”

    同桌的穷书生宽慰他,“您看这雨下的也不算大?若真是着急回家,紧赶两步,怕是不碍什么事。”

    “不行不行,”男人忙摆摆手,“我家在乡下,离这儿远,不比你们这住在城里的,走两步就到了。我回去一趟怎么也有小一个时辰,我受得住,我这点货可受不住呀。”说着拍了拍身后的背篓。

    “诶,那不如您去对面,买把油纸伞?价格不贵,也方便您回家?”隔壁桌的人听到了他们的讨论也帮着出主意。

    “油纸伞?”男人问道,“隔壁什么时候开了家伞铺不成?”

    “哈,那您可真是有些时日没来城这边了。苏姑娘的店,店面确是不大,但好赖也开了一年多了,您竟是没发现。”

    “那可感情好!”男人喜出望外,提起自己的行李起身,冲在座的几人拱拱手,“我这就去买把伞回家,谢谢各位好汉!”

    几人说到的伞铺,便是在酒馆斜对面的“苏氏伞铺”。店面不大,不过是一扇门的门脸,还坐落在街角,对于过往的行人,的确是不容易注意到。

    男人紧走了两步,跨进店内。

    却见店里空无一人,不禁高声问道:“有人么?”

    “有!”身后立刻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客官可是要看看伞?”

    男人回头,只见铺子门口坐着一个小姑娘,自己进来时竟是没注意到。小姑看上去年纪不大,约莫二八年华的样子,穿着一身鹅黄色的衣服,显得甚是活泼可爱。

    面对小姑娘一脸笑容的看着自己,男人的音量不自觉的降低,“呃……我要买伞,”他看到对方手里正在削竹子,便猜想是店里雇的小工,“你掌柜可在?”

    姑娘笑了笑,“我就是。”她将削好的伞骨放在旁边的木桶里泡上,转着椅子上的两个轮子,从门槛边上特别准备的坡道进到屋内,“您有什么想看的我帮您找。”

    看着她特殊的行动方式,以及坐着的特殊的“椅子”,男人有些惊愕,“你这是……”

    小姑娘顺着对方的目光,低头看了下自己的双腿,“啊,这个呀……”有些不好意思,“我自幼患疾,行动不太方便,一般就坐在这轮椅上,不碍事的。”

    男人点点头,“‘轮椅’?倒是个新鲜玩意儿。”瞅着这带轮子的椅子,乐了下,“我就随便看把伞,急着回家,结实、够大就行。”

    店里两边的墙上挂满了五颜六色,款式各异的油纸伞。但小姑娘听到对方的要求后,思索了片刻,却转着轮椅,来到了店后侧,打开一个木头箱子。

    “我猜您是不喜欢那些花呀鸟呀的伞面吧?”她一边在箱子里翻找,一边说道。

    “不喜欢不喜欢!”男人皱着眉头摇头,“本来打伞就够娘们儿的了,还整这些花儿?要不是为我这些货,我也不打这劳什子的伞。”

    小姑娘似乎早就料到一般,翻找片刻,从箱子里取出一把略显陈旧的油纸伞,“您看这把可还行?”

    她顺手打开,伞面平平无奇,未着花色,还保留着上了桐油后的颜色,略微有些泛黄。但这伞却是比一般伞要长的,撑开之后,伞面更是大了许多,容纳两人那是绰绰有余。

    男人眼睛一亮,“诶,不错!干净,不花哨,又大!”他接过伞在手里掂了掂,“看着大,但也不重,赶路时间长,举着也不累。”看来甚是满意。

    “这是我之前练手,做了一把特别大的伞。想着是练习用的,也就正好没画伞面。”姑娘缓缓解释道,“这不也巧了,和您的要求刚好都一致,所幸我没扔了。”

    “行,说明我和这伞有缘!多少钱吧?”男人也很爽快。

    “二十文。”

    “二十文?!”男人不敢置信,“小姑娘,我要提醒你,你这么做生意可是赚不到钱的!”

    小姑娘笑了,两个酒窝在脸颊上露出来,“若是平日,定不会这么便宜。但这伞本就是半成品,您又急用,我自然不会多收您的。”

    男人又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小姑娘,不禁夸赞道:“小姑年看着年纪不大,倒是很义气!”

    “主要街坊邻居看我孤身一人,又行动不便,对我多有照顾,我也希望能多少帮助下别人。”

    男人从行囊中掏出钱袋,一边数着钱,一边闲聊:“我看你这儿叫‘苏氏伞铺’,你可是姓苏?”

    小姑娘点头道:“正是,小女名唤‘苏若伞’,您以后再来此处,可莫要忘了光顾小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