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贴纸厂家目前推出的笔类品牌叫采珍,这个牌子将是未来国内仅有的,拥有笔类制作各个环节、各个部件全套自主专利权的品牌。

    它的质量不逊色于现在市面上任何一款主流的学生用笔产品。只是现在品牌创始人的思路还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还没有意识到推广的意义,仍在一门心思地闷头苦干,所以知名度一直没有打开。

    消费者对这个牌子没听过、不了解,根本不认可、不敢买,销量才一直上不去。

    它的售价,只比主流品牌低一点。可它的进价,却是目前市面上主流学生用笔进价的一半。

    如果是外面的店面、批发商,大量拿货,会因为卖不动而导致货品积压。东西再好,消费者根本不给选择的机会,那也没有用。

    但是校内小卖部由于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决定了不是产品挑地方,是地方推产品。这个品别人做不起来,林多却有机会。

    只要拿下这个品牌的省级代理权,林多就有把握能把这个牌子逐渐做起来。除了校内小卖部的经营权,她还有后续的一系列计划。

    拿下潜力产品,与她的后续计划是相辅相成。

    实业都是可以做得很长久的,而且在电商崛起之前,都会特别依赖地面推广渠道。

    如果在品牌发展的原始阶段,就为品牌的发展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与厂家缔结下身后的合作关系与情谊,那么能够拿到的优惠,也将是最多最优厚的。那么经销这一品牌,获得的利润自然也是最丰厚的。

    但这就像股票一样,真正赚钱之前永远没人能确定它一定会赚。

    笔类产品不同于贴纸,是厂家的核心产品。贴纸只是采珍厂家的一个小小副业,并不放在心上,笔类产品却是他们最看重的核心,哪怕现在名不见经传,省级代理权的费用也不会是一笔小数目。

    林多知道陈勇会顾虑,而她也想把这个品牌的省代理权抓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主动说:“我来签采珍笔类的省级代理权,如果我签了之后卖得好,我就把本市的市级代理权签给你。”

    林多的提议让陈勇觉得不好意思。

    这个牌子如果要卖得好,那么无疑等于是从无到有地做起来。做经销,最难的就是这个阶段,等到消费市场培育好了,到时候再分给他市级代理权,那不是等于白给他送钱吗?

    虽然陈勇不敢想象林多要怎么做起来这个牌子,但是他相信林多的眼光与能力,他愿意博这一把。

    之前林多建议他拿下贴纸的省级代理权,这才多短的一段时间,他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林多的眼光真的很犀利,这贴纸的走货利润虽然单看不高,但是架不住量大。这部剧又够火,照这样赚下去,哪怕只是几个月,也少说能让他的身家提高两三成。

    人人都知道赚钱的时候,你再加入,那就晚了。其他主流的牌子,代理权早就已经被先发家的人把持住了。要想赚大钱,就要看准商机,果断出击!

    陈勇知道林多需要什么,她需要他拿下立德的档案收纳系列的省级代理权。

    所以陈勇也表态:“好,我相信你的眼光和能力。那么我就去签下立德品牌的档案收纳系列省级代理权。这两个厂家的业务我都算熟悉,什么时间我帮你牵线见一见吧。”

    林多就喜欢爽快的人。

    实业厂家在不同的销售地域,都有各自的业务代表。虽然代理合同是和厂家去签,但未来的合作沟通离不开厂家的地域销售,见面互相了解熟悉一下是非常必要的。

    “嗯。”林多点点头:“越快越好,我想尽快把省级代理权的合同落实了,我准备一周后正式开业。”

    陈勇点了点头,说:“好,那我今天就打电话联系他们。不过这两个牌子是杂牌子,每个地方量不多,这两家业务负责的片区都大,不一定在哪走市场呢,可能要等两天才能见到他们。”

    “这都没问题。”林多很了解这个情况,并不担心。“这事勇哥你想着就行,我信得过你。”

    陈勇点了点头,话说到这里,他也忍不住对林多问出了心里的疑问:“林总,你为什么这么信得过我?”

    林多笑了:“你这林总叫得太早了吧?”

    陈勇也笑:“不早了,这个头衔,对你来讲不过是早晚的事,我看也用不上多久了。你早晚要适应,不如早一点。”

    “哈哈,那好,借你吉言了。”林多笑了笑,说:“其实信任你很简单,人与人的关系有时候蛮复杂,但有时候又蛮简单。有时候就两个字,就够了——感觉。觉得与你投缘,觉得我们是同一种务实敢拼的人,觉得我们能成为走得长远的合作伙伴。”

    这话让林多在陈勇的心里分量又变得更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