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林多在心里默默算了一圈账之后,对王校长说:“校长,我有一个请求。只有您答应我这个请求,我才会在这份合约书上签字。”

    应红霞没想到林多还会和王校长谈条件。

    王校长则是笑眯眯,一副“我就知道”的样子。林多肯定是跟上面有什么关系嘛,不然怎么敢这么有底气地提条件?

    他只是佩服,林多竟然隐藏得这么深。果然真正有背景的人都是很低调的!

    “你说吧。”王校长的笑容十分亲切。

    应老师看着王校长,觉得胳膊上有点起鸡皮疙瘩。

    林多说:“我希望在这份合约书上补充上一项条款,将我每个月营业收入的百分之十五,上交给学校,用于补贴学校中像我一样家境贫困的学生。”

    不论她将来在学校内是卖饮料零食,还是铅笔橡皮之类的文具用品,面向大众向的常规品,毛利大概在35上下。

    营收的百分之十五,大概就是毛利润的一半。

    林多这样做,是慎重考虑过的。

    虽然王校长说,会给她在校内小卖部的经营权,只是出于对她这个“中考状元苗子”的爱护与照顾。但是以林多的社会阅历来看,这件事不太可能就这么简单。

    校内小卖部看着不起眼,但是客源庞大且稳定,利润十分丰厚惊人。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夺,什么样的人有机会拿到这种资源,不言而喻。

    以她现在的情况来讲,只凭她自己,拿下这种资源的可能性应该为零。

    除非是,她刚刚才隐性帮到的人打了什么招呼。

    林多出手时,虽然知道帮忙了会对自己有利,但她想的是长远考虑,从未料想过对方给出的回报是如此迅速而慷慨。

    对于这样意外而来的利益,林多一向慎之又慎。

    这种好处是双刃剑。顺风顺水时,就是好风助力,送人直上青云。一旦完全依仗,跌下来时就会摔得很惨。

    取自慷慨,便也慷慨地回报,这是最长远,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办法了。

    而且,这也能实实在在地真正地帮到很多人。

    像郑燕的家庭,如果郑燕在学校里能够获得一些补贴,那么整个家庭的生活状况都能获得极大的缓解。而且这也可以提升郑燕求学的信心,坚定郑燕家人对她求学的支持。

    应红霞万万没想到,林多提的条件是这个。

    王校长也很惊诧。他现在倒是真的对林多另眼相看了。

    总看到有人说自己要是有多少多少钱,一定捐多少多少钱。一般能在言语上如此慷慨的人,实际上都并没有自己侃侃而谈的身家。

    面对财富,能如此看淡地拿出一半奉献与回报,不管是境界还是高度,这都不是一般人啊!

    王校长面对林多的笑容里多出了真诚,他非常认可地点了点头,感慨地说:“你能有这样的思想境界,这样的高尚觉悟,身为校长,我非常欣慰。学习成绩很重要,但人品更重要,你能够这样做,说明学校对你的培养是成功的!那么就按你的意思,加上这项条款吧!”

    合约很快改好。周一宋娟丽到校以监护人的身份补签上名字之后,就可以正式生效了。

    林多骑车回家的路上,重新规划了一下下一步的安排。

    租下的那间门面,还是要按部就班地开业。那里可以作为她经营批发的场所,像高价精品产品,贴纸、课外读物之类的商品,都可以放在那边集中售卖。

    校内小卖部则主营饮品、食品、文具用品等,以面向多数大众的必须品、常规品为主。

    进货资金的问题,她完全不担心。校内小卖部的经营权,就是赚钱的金字招牌,甚至不需要她主动放出消息,那些耳朵很灵的供应商就会捧着产品来求合作了。

    林多准备把陈勇约到家里好好谈一谈。

    她的野心绝不止做一个大一点的批发贩子,更不止市级、省级的代理商。既然机会提前来了,那么开连锁店的计划,也要随之提前。这样才能更早地为后面的计划打下基础。

    她需要有野心、敢闯敢拼又可靠的伙伴。陈勇是她看好的人。

    如果陈勇敢和她联手,她大概可以保证,不出三年,她就能够做起自己的连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