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9章叛乱之因

    由于朱温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屡立战功,深得黄巢的信任,遂黄巢倚朱温为亲信,尔后再派朱温去各地征战,朱温所至皆立功。

    尤其是邓州的围剿,稳定了大齐东南面的政局,攻至同州之时,唐朝的通州刺史米诚弃城逃奔河中,朱温顺利的占领了同州,从唐军手中夺得了同州,这是黄巢军的势力第一次跨过渭水,在渭水北岸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

    而这些皆是朱温的功劳,黄巢心中可是一点都不含糊,孟楷对其忠,为人却善嫉、小气,尚让的忠,却自保心切,其他人也是忠,忠到最后唯命是从。

    黄巢心中别样的滋味只能依寄于朱温身上,唯有这个弟兄的忠,带有足够的气势和气魄,而朱温所做的一切,又何尝不是为自己未来的日子铺路呢。

    朱温本为怀化大将军,此时又受命同州防御使,占领同州后便奉黄巢之命,镇守一方,他带领自己的二十五万大军举家迁移到了同州。

    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朱温心中那份欣喜劲儿难以形容,但朱温没有被这份喜悦冲昏了头脑,他夜以继日期盼着自己能够有一番作为,今时虽离开了长安城,可终归是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便开始将自己的计划付诸于实际行动之中。

    朱温首要的任务是从严治理军队,制造更多的作战器械,并从民间找来很多能工巧匠,研制起了火药,他以现代人的思维和方式去整顿大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军训练有素。

    虽然内务与训练之事全部交给了霍存与韩校尉去处理,但他仍旧是游刃有余的掌握着军情,并且时刻监控着唐军与齐军的动静。

    同州领地上,一切都在紧张的进行着,朱温要与时间竞争,因为他知道,黄巢对齐军的放纵与对残留唐军的放任,后患无穷,种种隐患都会不定时的爆发,看似平静的大齐,实属危机重重。

    而长安城内的黄巢,自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之前一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八面威风的毁天灭地唯我大将军的形象尽消,既没有出台任何改革措施,稳定民心、士卒势气,也没有及时出兵、乘胜追击狼狈出逃的唐僖宗,以至于给唐朝廷难得的喘息机会。

    而黄巢自从登上了皇帝宝座之后,完全的被那种至高无上的虚荣与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所俘虏,完全的成为了唐僖宗第二,他一头扎进了后宫三千佳丽的温柔乡中,恣意的享受其中,并陷入了无数谄媚争宠的宦官和宫女的糖衣炮弹轰炸中,与宫墙外的世界完全隔绝。

    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将领,有什么样的将领就有什么样的士卒,虽为呆板的古人农民军,学别的不见得学得好、学得快,但是学些生活上的腐朽与腐败,不教自会。

    上行下效,身为义军将领,在大哥称帝,自己也跟着得到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之后,也沉湎于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将国恨家仇全部抛之脑后,似乎忘记了他们当初是如何受到军阀势力的欺压与逼迫,忘记了自己当初是如何含恨离家,走上了一条嗜血的不归路的。

    不过,黄巢进长安后立即传檄诸道,在义军声势的威慑下,唐藩镇中有十分之三、四都投降大齐政权,黄巢一时更加志得意满。

    他没有意识到,这些藩镇不过是各怀私心,不愿意替唐朝廷出头,暂时持观望态度,降跟叛一样,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这些藩镇实力雄厚,对齐军潜在的威胁却丝毫没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