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8章行己事听天命

    黄巢对长安城内文人的大肆杀戮,使得孟楷更加的胆大起来,疯狂的抢掠民财的同时,借口不计其数的对百姓们大开杀戒,收缴财帛粮草资助前方战事,抓其壮丁去打造兵器,而百姓们全无胆量与勇气去反对齐军的霸行。

    手无寸铁的百姓们,此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而齐军将士们已经不再用黄巢去吩咐,便任由自己的心情举刀挥向百姓们的头颅身体,眼睛都不眨一下的随意取人性命。

    整个长安城内,家家户户壮劳力全被抓走,稍有姿色的女人都被士卒们暴虐致死,而一部分机灵的百姓,趁着月黑之时,夹带一些细软之物,偷偷的溜出城去,自找活命之处,只剩下一些孤寡老弱,终日闭门不出,甚至连气都不敢大声的喘,怕不知哪位大爷正好路过,命就没了。

    眼见长安街上血流成河,黄巢偶尔也会感觉到有些过分,毕竟他自己也是从一个受尽压迫的穷苦百姓中走出来的人,自己当初也有为民造福的意愿存在,也曾想着做一个好皇帝,他身为读书之人,也懂得得民心者的天下的道理。

    可是当他意识到了这样的杀戮已是失去了民心的时候,再想阻止下属放下屠刀,为时已晚,已经习惯了为虎作伥、随性发泄的士卒们哪里还将杀人当回事呢,既能得到他们想要的好处,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将士们十分的乐鈡于此。

    当人面对杀戮而无一丝感觉之时,就完全颠覆性的发生着变化,自私、残忍、狂暴、心无一物,只有一个念头存在他们的心里,那就是他们自己,为自己而生存,为生存而不择手段达到目的,于是对这类人而言,生命毫无任何意义。

    可这些人虽如行尸走肉般的活着,自己却全然不知,而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潇洒快乐的放纵着。

    黄巢亦是如此,最终见到自己无力回天,干脆什么都不管了,放任属下为所欲为,他已然陷在虚浮的世界里比将士们还深。

    但凡新旧交替之时,定会有部分生命为此做出牺牲,没有旧的逝去就换不来新的开始,而人类的新旧交替就是生与死的更替,更别说此时是末世的混战年代,弱肉强食,何等的残忍,而受到侵略性最强的当然是弱质群体的黎民百姓。

    长安街上偶有三三俩俩的老弱妇孺低头走过,衣衫褴褛,头发散乱,呆滞的目光望着不知何时才能走到尽头的路,眼神中满是迷惘。

    再看他们的脚上,连双鞋子都没得穿,脚掌上被石土划破的口子中,还涔涔的渗着血水,而他们却如同毫无知觉似的麻木了,竟然比往昔讨饭的流浪人还凄惨。

    ※※※※※※※※※※※※※※※※※※※※※※※※

    朱温率领自己的十万大军前往河南一带,一路不停的抗击着有纠集反攻倾向的唐军,由于齐军人马众多、士卒士气高昂,朱温自己的军队军纪十分的严谨,所到之处百姓均是一呼百应,积极的加入了朱温的军队。

    战乱之时,百姓们如若想平安的生存下去,不外乎只有两条路可走,要吗从军,要吗入匪,只有这样自己的生命才不受到威胁,才能力保自己将来的日子寝食无忧。

    虽然此时的官与匪很难界定,可百姓们心中的衡量尺度自己却拿捏的很准,谁善谁恶他们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而长安城内发生的事情离着远,地方上根本就得不到消息,即使得到了消息,谁又能说清楚原委呢,所以百姓们便毫不犹豫的跟着朱将军,抗击昏庸腐朽的唐朝残留势力去了。

    朱温平日里心慈面软,到了战场上英勇无比,对敌人毫不留情,而且心中坚定的必胜信念,使得士卒们势气随之高涨到了极点,一鼓作气势如破竹,与唐军交战战无不胜。

    朱温约束自己的属下也是出了名的严格,即使战争,但对当地百姓们也不会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还经常拿些战利品分给穷苦的人们,一路上不知救济了多少黎民百姓,深得百姓们的爱戴,而同时随着百姓们的参与投靠,他也将自己的兵力扩增了许多。

    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朱温终于攻至邓州,本以为此战即使大获全胜也要征战一番,可等到齐军到达邓州之时,邓州刺史赵戎却是大开城门,带领属下将士笑脸相迎,将邓州拱手相让。

    自己兵力与势气皆不如朱温,皇帝都换了,何必还死守着这一个城池呢?识时务者为俊杰,赵戎毫无怨言的归顺了朱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