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稳定的工作”有一种神奇的本领,那就是将你的意志驯化。

    你会由反感、不适,到接受、适应,到成为它本身。

    最可怕的是,这一切都会悄无声息的发生,而你永远后知后觉。

    《肖申克的救赎》就是一部类似的隐喻。

    它用一个名叫肖申克的监狱,告诉我们,“这些高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江春水现在就有这样的感觉。

    到双峰上班还不够一个月的时间,江春水就已经被驯化得七七八八了。

    从最初恪守的提前十五分钟到办公室的习惯到迟到早退成家常便饭,从每天西装革履上下班到现在随意的穿着。

    身处的环境好似一瓶墨汁漫天泼洒过来,不管你乐不乐意,最终都只能被淋个通透而与它融为一体的颜色。

    民政办的工作相对单一,往大了说是为民生服务,往小了说就是成天和当地最贫苦的老百姓打交道。

    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五保老人、孤儿……都是一揽子吃力不讨好,光支出没进项的破事,镇领导见着都心烦,所以一年到头也进不了几次民政办的门。

    民政工作不讨喜,连带着民政干部也不招人待见。这也是为什么七站八所里只有民政办单门独户的原因所在,

    江春水应付完一波前来申请农村低保的群众之后,百无聊赖的打开网页看起了电子小说。

    刚开始碰到有群众来办事,江春水还挺上心。又是倒水又是记录,就差在额头刻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了。不过后来因为一次性水杯消耗过快引起了党政办的注意,张珍一句“水杯是给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时用的,群众来办事不用给他们倒水”就彻底浇灭了江春水为民服务的热情。

    倒不是说这么点时间或者别人随口一通训斥就让他裹足不前,养成了尸位素餐的官僚作风。

    而是他明白在乡镇工作,态度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所处的职务和拥有的权限才是硬道理。

    江春水没有审核权,群众递交的申请材料只有主任审核之后才能履行下一步的评议公示程序。换句话说,江春水就一接客的门童,管不了事更做不了主。

    起初群众交材料上来,江春水都会在第一时间整理好就送进去给罗英审批。但后来发现人家主任根本就没当回事,递进去的材料乱七八糟的堆在地板上,十天半个月都没见有人翻动一下,慢慢的江春水也就懒得做无用功了,群众的材料他也有样学样的一股脑堆在柜子里束之高阁了事。

    民政办除了偶尔会有群众过来办事,不说领导,就是镇里其他的干部都少有登门,所以江春水上班时间光明正大的看小说玩游戏也完全不虞有人发现。

    看了半天小说,江春水顿感无聊,正想去别的办公室走动走动,就听见罗英在里边办公室喊他进去。

    江春水以为罗英叫自己进去是因为刚才那帮群众办低保的事情,他赶紧关了网页,捧了一堆材料跑了进去。

    罗英正埋头在电脑前打字,五十来岁的人了,视力不好,反应能力更差,虽然学了好几年,但电脑操作水平依然和小学生的差不离多少。

    见江春水捧着一堆材料进来,罗英不经意的皱了皱眉头,伸手接过来随手就给丢在了地板上。

    江春水瞄了一眼堆满了低保材料的地板,犹豫了一会还是忍不住提醒道:“罗姐,这都有二十多户的申请材料了,您看我们是不是要先办理一部分。”

    罗英听江春水说完,冷哼了一声,“先不管它,现在事情这么多,哪有时间下村搞这个哪!等再多点先,到时候一起办,省得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