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青山镇,青山村,位于龙国一偏僻小山村。

    除了这里的村民和亲友,几乎没人会来这小地方。

    但这一天,来了大量的人,镇的,市里的大官,但这些也就是过来看个热闹。

    真正核心的,是龙科院的顶尖科研人员!

    起因只是一株水稻!

    有人将青山村的水稻照片发在了网。

    民以食为天,龙国大部分人的主食都是米,这一株水稻,引起了全国轰动!

    正常水稻一株只有一百多粒米,但照片的水稻,有万粒!

    亩产八百公斤已经是比较多的水稻种类了,但青山村的稻田,亩产八万公斤!

    照片刚发出的时候,无数人嘲讽,这太假了!

    但发出照片的人又发了视频澄清,依然没人信,反倒是骂的人变得更多,认为不应该用粮食开玩笑!

    最后当网络形成风暴的时候,有人往龙科院寄了一棵成熟的稻子,引来了这一次实地考察!

    龙科院的人下来,官方的人陪同,无比的重视!

    对官方的人而言,哪怕是被骗了,他们也做足了姿态,如果这产量极高的水稻是真的,那就是他们履历浓墨重彩的一步!

    车队开到了村口,村长脸堆笑,快速迎来:“饭菜都准备好了,先去吃饭。”

    后面车,一个老人推开了车门。

    老人手臂枯瘦,脸有着很多老年斑,显然已经年纪很大,但显得很精神。

    看到老人下车,本来还在车的人全都下了车。

    龙科院的院士,这是常人绝对难以企及的荣誉,也意味着这个老人的社会地位!

    谢院士更是一辈子都在做杂交水稻研究,受人敬仰!

    谢院士推开过来搀扶他的徒弟,看向村长:“让你们留着暂时不收割的地,还在吗?”

    “在,在呢,收割不完,周围几个镇子的农机队全都请过来了,估计还有两天忙。”村长满脸堆着笑。

    “那就直接去地里看看,方便带路吗?”谢院士很客气的问道。

    村长显得大大咧咧,但实际慌得一批:“哪有什么不方便的,就是路不太好走。”

    一大堆官员跟在后面走,更后面是好几组记者摄像师。

    加起来足有三五十人。

    但相信水稻亩产八万公斤的几乎没有,只是这位龙科院的大佬亲自过来,他们都得跟着!

    谢院士背负双手,跟在村长身后:“不碍事,就是这水稻田,真能亩产八万斤?”

    村长这次摇头了:“不是八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