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大明朝来到了嘉靖晚年。

两个魁梧的汉子正不疾不徐踏过山间小路。

这俩人都怪。

前面的一位身披红锦大氅,肩上背个包裹,面相十分端正,风尘劳累掩不住他的英俊。不过可惜的是,这位头上扣了一顶毗卢帽,居然是位和尚,真不知会令多少佳人痛心。

和尚忽然放慢脚步,回头问:“哥哥知不知道浣山名字的来历?”

“不知。”后面的汉子是那种珍惜口水的人。

这位汉子头戴英雄巾,身穿蓝缎子披袍,脚蹬虎皮短靴,腰间的沙皮刀鞘耀眼,一身武林名流的装束,但面相却是忠厚老实,像个没出过远门的乡下人。

和尚透着几分神秘道:“浣山论名头还算不上名山,实际上可是不在五岳之下。”

忠厚汉子猜测着说:“这里山明水秀,草木葱郁,风光不俗,话说你不是要愚兄陪你来看山水吧?”

“当然是给周道长送东西啊。”和尚用肩膀托了托上面的包裹,看得出来这里面重量不轻,“这些卷宗都是浣山的经典宝贝,如何破旧哥哥是看到的,若是由不相干的人代劳,只怕到了正阳观就揉搓成一堆纸片,那就可惜了。”

忠厚汉子问:“浣山的书籍怎么会到了中原,难道当时正阳观出了事?”

“哥哥真聪明。也就是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不然连朝廷都要惊动。”和尚讲述起来。

四十年前,浣山的道院遭到了灭顶之灾。似乎是一夜之间,浣山各处的道士全遭到屠戮,三座有名的道观正阳观、北崖观和九龙观简直血流成河。所幸的是道士太多,还是有人漏网,一位道士将重要的卷宗带出山外,遇到了云游四方的少林宝利禅师,道士立刻上前恳求,表示愿将经卷里的道术和医术秘本相赠,只请禅师妥善保管院志,等有朝一日浣山道派复兴就予以送还。

当时道士已经疾病缠身,宝利禅师顾念慈悲就答应下来,不过他并不贪图这些秘本,交待少林弟子如果浣山道教能够复兴就将所有的经卷一并归还。

忠厚汉子感慨道:“国难出义士,患难见真情,这位道士是侠义中人。不过周道长能让浣山有今天的局面,说来更是一位人物,而且传言说他都没武功。”

和尚笑道:“周道长道法高深,医术精妙,是个肯定值得一见的人物。不过除此之外,山景也是必须要看,倘若所言不虚,这次咱们还能开开眼界。”

“这里的山水正与浣山的名字有关。这里院志写到在唐高宗年间,武则天秘密召见太史令李淳风,要他出趟远门,说为自己百年之后寻找去处。李淳风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直到达吐蕃地界,终于摸清了龙脉之源,然后沿龙脉而行,经秦山蜀水到了浣山。”

李淳风这个名字家喻户晓,忠厚汉子立刻问:“难道李淳风找到了武则天所要的风水宝地?武则天果然看得远,只怕当时就有反唐之心。”

风水对家族的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则天调动李淳风这种人物去找风水宝地当然是为了武家着想。

和尚继续说着他的话。

“秦山蜀脉人杰地灵,风水宝地自然不在话下,不过浣山的宝地才是山水之王。武则天虽然深谋远虑,奈李淳风是何等人?他并不告诉武则天,这事只有几个当地的道士知道。当时浣山连个像样的地名都没有,人们就请大师起个名字,李淳风说这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天降甘露,山名必须以浣字为名,浣者洗涤也,这才有了浣山。”

“听你这么一说,我倒也很想一看究竟。”忠厚汉子大笑。

两人加快脚步赶路。

黄昏之际,树上知了不吵,潭中青蛙不闹,正阳道观的后院十分宁静。

伙房的瓦罐散发出浓浓的肉香。小道士平意掂起大勺尝了又尝,这滋味相当的好!

浣山道派允许吃肉,而且炖肉还是他们的拿手好菜。这锅汤里放了熟地和生地,山鸡的土腥味都完全去净,还有郁郁的甜香直透肺腑,这是肉蔻的功效发挥到了完美。

平意连蹦带跳到了周禛的房间,调皮着问:“师父,闻到香味了没有?”

师父就是靖元道长周禛。

三十多年过去,周禛依稀还是年轻时的样子,不过头发已见花白,俊朗的少年已经变成了儒雅的文士,如果不是一身道袍兴许就被人认作教书先生。

看到平意一副馋相,周禛问:“你有多久没吃肉了?”

“四十天,上月头在张大哥家吃的狍子肉。”平意立刻回话。这事他记的最清楚。

周禛心里觉得对不起这孩子。这地方吃肉其实很方便,很少有人家个把月不吃顿肉的。

不过他还是告诉平意肉要留着,只能盛碗汤来解解馋。

平意多不容易烧了一锅美味,看师父都不愿意尝一口,登时脸上不高兴。

饭菜端来,周禛依然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平意忽然有了一个发现:只有平心师兄在的时候师父才有说有笑,只要他一走就总是闷闷不乐。

他脱口而出:“要是师兄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