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川陕交汇之处,群山叠抱之中,有一处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此地山势巍峨,水清木秀,密林的深处蕴有奇花异草,险峰沟豁中时现珍禽怪兽,这就是浣山。

金秋十月,漫坡的拐枣树上果实已经熟透,一串串地垂了下来,颗颗恰似紫色的玛瑙,晶莹剔透,地上的野果红红艳艳,一簇簇遍布山坡,中间一座小院,两遛庄稼好似绿色的飘带,将大山点缀成一幅画卷般的田园秋色。

良辰美景奈何天。院子里人们忙忙碌碌,正操办着一场丧事。

时不过三,入土为安,这是这地方一向的习俗。说是人死去三天不进地府,魂魄就会焦躁不安,它们游走于阴阳两界,在阴间惹事,在阳间害人,惹得阎王生气。

得罪了阎王爷,后果很严重。三界之内六道轮回,其中人道跟畜道阎王有权定夺。本来死者活的时候没干丧天理的事,应该继续投胎做人,可阎王爷一生气就把人打入畜道,然后一头猪呀狗的就享有了做人的权利,因此就有了猪狗不如的人。

院里的灵棚还没拆,送殡的队伍已经向外出发,走在最前面的叫招魂先生。招魂先生手举着黑白两色幡,旁边有个人迎空撒着纸钱,后面时不时来个音乐伴奏,这种阵势就是体面的葬礼了。

“仙人指路,鬼魅遮开,阎罗普济,还我命来——”招魂先生披头散发,叫的有声有色,一不小心还当他就是死者。

后面的人听了就痛感悲哀,一时间亲朋好友们放声大哭,水汽大增,半空中就多了朵云彩。

这过程咋看上去没有不妥,实际上招魂先生的说词问题太大。

这里送葬的习俗已经有近千年。以前招魂先生都是道观里的道士,“阎罗普济”四个字是广成普济,这里有个意思,浣山一直以来都是供奉的广成子,俗称广成子道场。广成子是道家天尊,法力比天仙都高,死者还阳在他那里是轻而易举,这里边就没阎王什么事。可如今这儿的道士都被清除,道教神仙自然也不吃香,广成就改成了阎王。

可笑的是这么一来阎王爷就承担起救苦救难的重任,自己砸自己的生意不是?

“嘟嘟”,“呜哇——”。哀乐声大起,哀乐队开始一显身手。

一行人没走多远,路中间突然现出一个年轻的道士,伸手拦住队伍。

招魂先生正发呆,后面的人就拥上来,道士高声说道:“生人岂能入土?赶快回转!”

一听人居然是活的,人们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望着道士出神。

小道士长的鼻梁挺直,口脸圆润,尤其双目晶莹有神,看的人群中男人嫉妒,女人心里痒痒,寻思要是自己的男人有人家一半就好,不白做一回女人。不过道士长得这么精神,会不会真是神仙?

好一会儿才有人说话。这人五旬年纪,身挎个小箱子,大咧咧嚷着:“老夫阅人无数,从没听说看看棺材就知道里面人是死是活。小道长你是何方高人?”

“阴入鬼道神灯灭,阳有天成一点红。”道士说着,哑然一笑。

老先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道士很客气,先作揖行礼然后才说话:“贫道初来乍到,姓周名缜号靖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元,前辈可是本地的郎中?”

老先生撇撇嘴。自己背着药箱不是郎中还是猎人不成?不过道士能这么谦虚让他满意,手捋胡须说:“老夫正是廖郎中,说起来这么大浣山还没有不知道老夫的。不过你说的阴阳这种事咱俗人可不懂,你总得说出点事来。”

道士周缜说:“这容易。这个人不是得病,是遇到了怪事,出事以后就不省人事。”

人群中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他知道二妹子出殡,摸不准就知道她的事。”

周缜有点意外。谁说这里民风淳朴来着?这个女人可是一点也不纯。

他说:“贫道驱鬼降妖,治病救人,为的是缘,行的是道。浣山乃广成子道场,见死不能不救,有钱的给个香火钱,不宽裕的分文不取。”

廖郎中一听就不乐意了,“小道士你这样做,当你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道士的捉鬼驱邪没错,可是你跟我郎中抢饭吃就不对了,你还分文不取,想搞恶性竞争?

周缜笑了,“知道你说医不登门,郎中都不招揽生意,贫道怎么会做这事?贫道不远千里来到这个地方,万事不为,只为了正阳观的一炷香。”

人们不禁动容,说话的女人更是把头低得埋进衣服里,但是廖郎中大声说:“等等。小道长,正阳观里可没有道士。”

“贫道就住在正阳观。前辈如果不信的话,等回去的时候跟贫道一块走一趟。”周禛有点受不了了。这些人咋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