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氏闻言一脸羡慕之色,“木耳……弟妹你们运气可真好,竟然采到了木耳,一斤能卖几十文呢!”

    小溪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四人继续往镇里走,此时正是酒楼最忙的时候,远远就看到进出酒楼吃饭的食客络绎不绝。

    一如往常拐到一品居侧门,敲响大门,这次开门的是个伙计,听说他们是来卖山珍的,连忙回到前堂去叫掌柜。

    听说有小两口来卖山珍,立马猜到来人是谁,想到上次令好友赞不绝口的竹荪,连忙起身往外走,希望这次的山货也不会令自己失望。

    “杨某人一猜就是你们小两口过来了,今天这是得了什么山货,快让我看看。”杨掌柜望着独轮车热切的说道。

    “杨掌柜,是木耳,不知您酒楼里收不收。”虽然镇上杂货铺也收木耳,但小溪觉得酒楼给的卖价应该会高些,就直接来了一品居。

    杨掌柜想虽然木耳没有竹荪那样稀缺,但也算得上一种美味,凉拌木耳爽脆可口,开胃解腻又下饭,食客们给的好评度很高。

    “收,当然收了,就是价格没有竹荪那样高,六十五文一斤你可卖。”杨掌柜说完就望向小溪,等着她的答案。

    杂货铺收木耳是六十三文一斤,酒楼给的价格,足足多了两文钱,不卖那就是傻子,小溪连忙点了点头,“卖。”

    木耳上秤一称,虽然捡了四五斤湿木耳回来,但晒干后也只得了一斤二两,杨掌柜特别爽快的付了七十二文,就带着木耳回了前堂。

    陈家兴夫妇目睹了整个交易过程,当看到小溪手中的铜板时,张氏更是羡慕的不行,费了几天时间做出来的头饰,才卖了一百多文,思考着是不是等不忙时,也上山去碰碰运气。

    事情都办完了,几人推着独轮车就出了镇子,到家后小溪就把今天卖的铜板,哗啦啦倒在床上数了起来。

    野鸡十二文一斤卖了二十四文,二十个野鸭蛋卖了四十文,木耳卖了七十二文,加在一起就是一百三十六文,剩余的铜板都是卖卤味所得。

    又数了下,剩余的一堆铜板,一共是五十五文,也就是说杂七杂八加在一起,今天共收入了一百九十一文,差点忘了还有周掌柜的二两定金,小溪从另一个口袋里把银子拿出来,放到铜钱堆里。

    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铜板,小溪笑得见牙不见眼,迟迟不舍得把铜板放去钱罐里,甚至还在铜钱堆上打了个滚。

    心里想着要是每天都能收入这么多铜板该多好,不过想到上山没有采回来的金银花,和定酸笋的二两尾款,顿时大笑起来。

    从外面走进来的陈家旺,一眼就看到财迷媳妇正在铜板上打滚,无奈的说道:“媳妇,咱还是把铜板串好,放起来吧!万一家里来人看到……”

    还没等陈家旺把话说完,小溪立马从床上爬起来,下地去找绳子串铜板,速度快得令陈家旺不禁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