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而张国栋在顺举楼义正辞严的话很快由锦衣卫的探子告诉了陛下,,

    晚上,当朱小峰听到这样的消息勃然大怒。

    "哼,穷酸腐儒也敢妄议国策,,去通知南直隶吏部去把那个劳什子张国栋的举人功名革了,,

    我看他的见解也只配做个秀才,以后真的中了进士也是个杠精只会跟朕作对,"朱小峰说道。

    第二天张国栋又一次来到了顺举楼,

    昨天他在顺举楼大获全胜,,可今天来却不是趁胜追击,,相反昨天来顺举楼说出那番言论,,其实是为了那个女子,,

    历史上的秦淮河,以秦淮八艳最为出名,,

    而此时的秦淮八艳除了两位已经出立的亭亭玉立有了点名声,,

    其他几人都是十几岁名声不显,,,

    而那两人之中就有张国栋魂牵梦萦的马湘兰,,

    说起这马湘兰,她可以说是秦淮八艳中最特殊的一位,因为她与青楼中靠姿色博出位的名妓不同,她的容貌在青楼之中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竞争力,只能用平平无奇毫不起眼,但她依旧能艳名远播,靠的是她清雅超脱的气质和卓越的才气。

    甚至有一个大儒曾说她的才学不亚于一个同进士。

    这评价就相当可怕,,可以说马湘兰成了广大举子的试金石,,

    但凡在诗词文章上能胜了马湘兰,,那说明此人已经具有了进士及第的水平,,古代科举进士及第难如登天,不知道难倒了多少文人士子。

    很多举人穷尽一生也不敢打包票可以进士及第。

    大家都想在诗词文章上把马湘兰比下去,,给自己一个强大的心里暗示:我的水平足以进士及第了!

    而上次功败垂成名落孙山的张国栋,,也是为了在顺举楼马湘兰身上,,找找自信。

    而顺举楼的老鸨眼见文人士子有这样的心思,,于是开始重金打造马湘兰,,开始给她疯狂立人设,,派人在举子中传播马湘兰的文采,,

    在清朝流传着"平生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的话,,,

    陈近南成了大清朝造反分子的试金石。

    而在南直隶尤其是这应天府,,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寻芳不识马湘兰,访遍青楼也枉然”

    "妈妈,,今天马湘兰可有时间出对,,昨天让我空等一天,今天不会继续空等吧。"张国栋拿出一张千两银票笑着说道。

    老鸨昨天已经吊了张国栋一天,,今天张国栋继续来,自然不会再让张国栋扫兴,,

    要知道这张国栋家在南直隶也是以书香门第,,家里老太爷当年也是钱谦益般级别的人物,,

    "张举人,,当然当然,,湘兰今天专门等待张举人您这位贵客!

    我这就让湘兰出题,,"老鸨笑着离开!

    南直隶之所以对对子风气兴盛,,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托不了关系。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便在除夕时传下圣旨,要求“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到了春节的时候,朱元璋甚至微服私访,沿路观看各家各户的春联。遇到有人家没挂对联,这位皇帝还亲自挥毫泼墨给写了一副。

    朱元璋对对联有着无人比拟的兴趣和嗜好,他对对联的发展、推广起到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明清之际对联文化的繁荣与朱元璋的倡导和实践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后来朱元璋就得到了“对联天子”这一雅称。

    "张举人,湘兰今天写的是咱大明的于少保,她的上联是:

    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老鸨兴冲冲的拿出了马湘兰写的上联,

    众士子一看这上联,,暗暗咋舌,,

    这马湘兰果然有几把刷子,,,

    这上联写于少保于谦,,看着平平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