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姨夫,它这个技术挪到齐州来好使吗?”
  和电话一样?
  “都和你讲了这不一样,你之前不是学过微机,通过微机中转台将对方的号码发到你的呼机上来。”
  “这么神奇?”
  李世东用眼睛夹了高阳一眼。
  “你还得学,现在等于半文盲。”
  和这样的人沟通,都拉低了他的文化水平。
  高阳只是笑。
  她不觉得丢人。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呗。
  确实没见过。
  原来还有这种东西呢,神奇。
  “83年上海就有,人家的还能显示字呢不过都是英文。”
  “还能显示字?那屏幕很大?”
  ……
  连嘲讽带不屑,高阳被李世东埋汰了一通,她是高高兴兴就离开了周月家,李世东砸吧嘴。
  笨,那是相当的笨了。
  不过这个不能叫蠢货,因为至少她还能发问对什么都好奇,也能学习进步。
  酒瓶摆到一边儿。
  “我不喝了,你把我那些书都搬过来。”
  他家里除了书就是书,讲过李世东在求学的路上吃过亏,他对知识就是有一种渴望,什么天文地理都喜欢研究两下,学不好那也学不坏,多知道点东西永远不会跟不上潮流的。
  *
  高阳一路上就想这传呼机。
  没见过,所以她现在也讲不出来个所以然。
  就是特别想弄一台。
  特别想。
  高秀宁呢解决完了孩子的户口问题,接下来就操心孩子处对象的问题。
  高阳这年纪说是小,但放在农村来说已经是相看得有点偏晚了。
  真是求什么来什么。
  上午有人过来八卦买衣服,溜达溜达就到了高秀宁的摊子前。
  大家都是认识,就是闲说话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介绍对象上面去。
  “高阳还没搞对象呢吧?”
  高秀宁立即来了精神:“可不嘛。”
  “今年多大啊?过了年就21.”
  对方想了几秒,然后一拍手:“我还真的有个合适的,我姑家的亲戚,那孩子的母亲托我家给说个对象。”
  高秀宁皱眉。
  隔这么远的关系?
  “是齐州本地的?”
  “玉州以南的。”
  “这两个地方,风俗也不一样。”高秀宁听见这地名就直接摇头。
  大春儿可是死在那些人手里的,她对玉州以南的人带着一种厌恶嫌弃。
  “姐,换个人我肯定不能介绍,咱们都是知根知底的关系,确实人不错,大是大了高阳几岁但人能干,家里起了五层楼呢。”
  放齐州,你随便找,你看谁家能起五层楼?
  一个地方一个风俗,玉州以南的人就讲究赚了钱然后起楼。
  楼越高越代表你家过得兴旺。
  但齐州本地人不讲那些,房子盖得再高那也是村儿里人,住上市内的商品房,那才叫牛!
  “那在当地怎么找不到对象了?”
  高秀宁还是有点嫌弃。
  “……出了点事,把亲戚得罪了一个遍,家里就不愿意他在本地找了。”
  “这可不行啊,我家孩子……挺乖的,而且她当时考上大专了就是因为学费才没读的,现在事业方面也挺不错。”
  高阳在高秀宁的心里,现在就是最好的。
  手拿着把掐,就怕给女儿找了个不好的,怕女儿将来生活不幸福。
  “人家读过大学的,读的是什么来着?地……和地有关系的。”
  高秀宁的心凉了半截。
  研究土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