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太子回朝了。

    他回朝的动静很大,显然是差事办的好了。

    回来的这日正好是上朝的日子,骑着马一路疾行进了皇城,到了太清门外才下马,一身戎装的太子在朝臣的注目下走进太清殿。

    他跪拜在地,高声道:“孩儿幸不辱命,虽过程曲折,不过幸得父皇庇佑,太湖水患已然平息,这是孩儿拟好的折子,里面将如何平定水患一一奏明。”

    林舛看着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帝王,心神一动,随即他收回目光,双目微垂,一道道场景在他脑海中闪过。

    作为楚国的太子,楚镜年从小便学习治国之道,他刻苦、聪明,天赋卓绝,自小便锋芒毕露。也因为他不需要讨好谁,所以他的脸色都是写在表面上的,他讨厌玩弄权术的大臣,也讨厌故弄玄虚的国师。

    但是刚过易折,他也被皇帝敲打。只不过在处理大理寺一桩杀人案时,他救出了一位被冤枉的江湖白衣,这白衣乃是江湖上盛传的百晓生,不仅有些精密的情报网,并且擅长为人处事之道。

    太子有了这位百晓生,这才成功的登上了皇位。

    皇帝看完折子,一脸欣慰,不住点头道:“太子此次平定水患,居功至伟,说说看,你想要朕赏你些什么。”

    太子一脸谦卑道:“这只是儿臣应尽之本分。况且平定水患,地方官员也出了不少力,乡绅富甲更是捐银捐粮,并非儿臣一人之功。”

    “好,太子贤明,这是我大楚之福啊。”

    因为太子平定水患的喜事,这会朝堂上都是乐乐呵呵的。

    皇帝忽然道:“国师,你觉得太子这差事办的如何。”

    林舛心道:狡猾的人类,你不想得罪你儿子你就让我来得罪。

    国师和太子不和已久,国师怎么可能看着太子春风得意,肯定要挑错处。

    近来太子太顺了,皇帝肯定不想让太子自满,所以才抬了国师一手,让他打压打压太子。

    林舛活了这么久,要是连这点小心机都看不懂,他就白活这么大岁数了。

    “臣以为,太子虽说已然平定了水患,可也只是平定一时,来年若是涨潮,水患定然再起。”

    太子不服气极了,他不等皇帝问话,就反驳道:“国师,平定水患不是光嘴上说说的,太湖乃百川汇聚之所,不仅河湖之水不易排泄,农田也多为圩田。遇上梅雨季节,河湖溢满,圩堤势必被冲开,农田又如何能幸存。本太子学识浅薄,没有一劳永逸之法,不知国师大人有何高见。”

    太子被国师这不轻不痒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气笑了。他平定水患这些日子,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不仅要防着官员挪用灾款,更要修筑被冲毁圩堤。

    皇上减免赋税的圣旨一下来,他就去太湖的永平仓放粮,更是在乡绅间筹募粮面。赈灾事宜亲力亲为,劳心费神,怎么到了国师这里一句轻飘飘的不能以绝后患就打发了他所有功绩。

    林舛也无语,这太子是傻,还没看出来真正要敲打你的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