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喝过了香饮子,孙妙儿觉得暑意顿时消散不少,旁边有轿夫抬着小轿过去,呼喊着前头让一让。

    人来人往,孙妙儿攥着小满的手往前走着,几个卖花的丫头蹲在路边,递过来一捧栀子,孙妙儿刚想回绝,却突然想起什么,“我不买你的花,你卖些栀子果儿给我可好?”

    那丫头哪里想到还有人不要花要果子的,果子又不值钱,便将花收了回去。

    “放心,给你五文,用花的钱,买果子。”孙妙儿弯下腰把铜板放在摊位上。

    小丫头才从后面的竹筐里挑出栀子果儿来,收了铜板。

    “姐姐买这个干什么?”小满手里又吃起糖葫芦,果然比村里货郎卖得好吃,他边吃边黄晃着脑袋,城里可真好玩,比二丫说得好玩多了。

    孙妙儿没想别的,想的正是这栀子又叫黄栀子,顾名思义,它的果实能染出明亮的黄色来,染出来正好给潘婶子瞧一瞧。

    走了半个时辰,人渐渐少起来,路边的摊位也稀落了,眼前出现不少铺子。

    那些布庄什么的就算了,孙妙儿兜里紧巴,布庄卖得都是上京时兴的款式,她从外面打量了一眼,精美的布料就差把“贵”绣在上头了,这个时辰城里的贵妇小姐都在家里躲着太阳午憩,布庄外头门可罗雀,伙计也打不起精神。

    走马观花似的穿过这条街,总算到了他们要找的地方,路上的铺子显然没有刚才那街上的敞亮,不大的铺面里堆满了货,也没雇干活儿的伙计,都是掌柜亲自在门口招呼。

    “老板,这料子怎么卖的?”孙妙儿相中一匹质地不算细腻不过摸起来颇为柔软的纺,开口问价。

    掌柜倒也热情,“六钱一匹。”

    掌柜要价适中,比刚才问的几家便宜些。

    毕竟不是麻布,是纱料,不管是舒适度还是耐看度都要比棉麻料子好。

    “掌柜的,我要半匹纱料,再拿半匹细麻布,你看给我算便宜些。”

    “六钱银子。”

    孙妙儿拿出那锭银子,凑了一匹布,还找了四钱,这两种料子质地不同,但各有妙用,不过不得不感叹这平南城的物价是真贵,和她一文在货郎那里捡漏的没人要的白麻木简直不能比。

    到了这平南城,孙妙儿才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没钱寸步难行,好在有了梁婶子给的底气,不过一匹布料都够做好几身衣裳了。

    出了布料铺子,往前走了一里余地,竟然有耍猴逗鸟的,那鸟儿学着人说话,“谢谢客官捧场,谢谢客官!”把周围看热闹的人逗得笑声连连,旁边的摊位上头还零售些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