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文和先祖贾谊就是梁王太傅。前汉文景国策思想半出自贾谊也。”

    袁术道:“本先祖曾任济阴郡成武县令,济阴郡与梁国接壤,后迁居汝南郡汝阳县,吾等(我们)先祖们和吾等一样原来如此近邻也。”

    众人欢笑。

    贾诩问道:“韩信是战国韩人吗?”

    韩遂道:“据吾族人传说,韩信是韩襄王之孙,其父为楚国人质故籍在楚国淮阴。

    韩信助汉平定天下被吕后所害后,萧何和一位都尉(当初让韩信受胯下之辱后来被韩信以德报怨任命为都尉的那位)一起将韩信幼子护送至南越王赵佗。

    赵佗又将韩字拆开留一半给幼子改姓韦。

    韦氏定居交州(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越南国)。”

    贾诩道:“未闻交州韦氏,但闻京兆韦氏多出名士,或为前汉朝丞相韦贤后人。”

    袁术道:“陈留郡(开封市)有现任太守名韦毅,其父与家父为太学同窗。”

    袁术又道:“汝阳县(周口市)云梦山是鬼谷子晚年修行处。

    鬼谷子把相面占卜术真传给楚人司马季主。

    文和先祖贾谊和司马季主有过贤者的论议。”

    贾谊在那场辩论中怅然噤口不能言。

    贾诩心知袁术想炫耀《史记》学的不弱于已,而且中原望族有些看不起凉州等边州的望族,包括在边疆州郡起家、任职、定居的。

    又不想得罪袁术,贾诩只好和稀泥回道:“前汉初,朝廷主道家黄老之术,中后期转儒家,两家学派多有互补。”

    为缓和气氛,贾诩转移话题道:“此次回府,与父母为吾(我)订亲的孟氏成婚,孟氏乃孟云之后。

    本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将南匈奴抓获的北匈奴俘虏发还北匈奴。

    当时朝臣全都激烈反对,唯公路先祖袁太仆(袁安,字邵公)支持,最后章帝还是听从了孟云和太仆的建议。”

    袁术顿时兴奋起来,说道:“吾先祖邵公更有传奇的是葬父时路遇三位黄衣书生指定一处葬地,曰如葬此地,家族当世出三公。”

    韩遂和贾诩回道:“那三书生想必是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之神,公路世家已应验累世为三公,公路前程不可限量也。”

    到弘农郡(三门峡市)新安县歇一晚,明日过黾(měng)池县,临近陕县(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看着河水(汉代统称黄河为河水,每个分段都有一个名称。本书直称黄河。),贾诩道:“这里是黄河三大渡口之一的茅津渡,南岸又称会兴渡,北岸是河东郡太阳县的茅津渡。”

    韩遂问道:“黄河转弯处靠近潼关和华阴的风陵渡天下闻名,女娲为风姓,女娲的墓故称风陵。

    第三个大渡口在哪里?”

    袁术抢答道:“大禹渡,在风陵渡和茅津渡之间。

    北岸是司隶河东郡河北县(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南岸是弘农郡湖县。

    大禹治水大军屯住于此而得名。”

    贾诩道:“陕县是周朝封的西虢(guo)国灭焦国后东迁所在的位置。

    黄河北岸河东郡大阳县到安邑(yi)县为虞国。春秋晋国假道伐虢所借道正是虞国。

    东虢国,今虢亭,虎牢关一带。

    更早时,舜帝禅让给大禹,大禹封舜子商均于虞。郭姓也是来自虢。”

    袁术道:“吾与太学的郭缊同年,记得彼(他)说过并州太原郡阳曲县郭氏乃出自虢。”

    这一日时夜已晚,入住陕县县城中最大的扬州客栈,客栈后面是古焦国焦城。

    但见客栈大院侧广场停着一百辆盐车,车上满载盐坨上压印有“河东盐官”字样。

    马棚里拴着二百多匹马。

    韩遂知道东汉中后期废除了盐铁官府专卖制,允许私营。

    盐税改为收税制。通过煮盐铁釜和铁盘等控制盐税。

    盐官发放经营许可,每二年重新核准发放经营许可,监管私盐的制造和运销,在盐坨上封盖官印以防逃税。

    铁矿也类似,有矿的各郡仍设有铁官。

    河东解池盐闻名天下。

    三人和家丁入住后下楼入贵客餐厅用餐,家丁到侧大厅用餐。

    韩遂扫视贵客餐厅,见一位气度不凡的官员和三个年轻官吏一桌饮酒,另一桌一方士独自饮酒。

    方士和韩遂目光对视了一眼,韩遂感觉到方士眼睛一亮,仿佛闪出一道明光,然后又自顾自饮了。

    侧大厅有二百多盐商和民夫就餐。

    袁术喜热闹,上前询问官员:“在下袁术,字公路,请问尊姓大名。”

    官员一听“袁术”吃惊不小,忙答曰:“袁公子,失敬,在下弘农华阴杨奉,字季叔,河东郡盐官。”

    袁术问道:“术尚有两位太学同窗,可否同桌共饮?”

    杨奉回道:“荣幸之至。”

    袁术介绍贾诩、韩遂给杨奉。

    杨奉指着身边三人介绍道:“这三位是盐丞韩暹(xiān)、胡才、李乐,武艺都十分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