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二原先的历史上,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展形成;正式确立。唐朝才进一步完善。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乃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皇帝的昭令。最高长官是中书令。官品是正二品,下面还设有正三品的侍郎两名,相当于中书令的副手。门下省则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也就是审核中书省和皇帝决策的政令,看看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通过才能够执行,否则得驳回。最高长官是侍中,也称纳言,同样是正二品,之下也有两位正三品副手侍郎。

    至于尚书省,乃是执行机构。负责执行由中书、门下决策审核过的政令。从中书、门下出的诏令制敕,均经由尚书省转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各州县,或者根据诏令制敕的精神制成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所谓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就是尚书省的执行机构部门。因此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职责很重要,因此除了最高长官是尚书令。正二品外。之下的副官左右仆射要比中书门下的副官级别高一点,是从二品。在左右仆射之下。还有正四品的副长左右承。

    对于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李玄霸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决定维持不变,三省的最高长官。也就是宰相之职,李玄霸让跟随他最久,功劳和能力也最高的杜如晦小道士李淳风和虬髯客张仲坚三人担任。杜如晦是中士和侍中,而虬髯客是尚书令。

    李玄霸出于对杜如晦的信任目的,或是说为了能让自己清闲一点,不至于像前世看的影视剧的皇帝一样,每天要处理堆积如山的奏折。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即给了中书省自行决策和处理地方奏折的权力。

    中书省有了这样的权力,性质基本上就跟大明朝中后期的内阁差不多了。李玄霸深信只要军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不怕权力旁落。反正以他的威望,想需要什么或决定要做什么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他能给杜如晦等人权力,也照样能收回。因此李玄霸希望自己的江让永固。百姓安居乐业的同时。自己也不用辛苦。刻好像中晚期的大明朝一样,哪怕是皇帝二十多年都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啥问题也没出现。总之,这种制度乃是人尽其才,利用集体智慧,防止个人专断而引严重错误导致江山送葬的有效措施。反之。换成像崇祯这样的“勤政。皇帝,全国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自己处理,结果送葬了大明朝。

    给了杜如晦担任中书省最高长官中书令外,李玄霸还给他安排了两位副官。也就是正三品的中书侍郎,一个是被徐世劫送来的虞世南。另一个则是被罗艺派来代表温彦博。

    这个温彦博也是个大才。在原先历史上就是劝罗艺投唐,后来也进入了中书省,受到重用,甚至还当上了中书令,成为唐初名气不下于房玄龄、王佳、魏征等人的辅政宰相之一。而且他的兄弟温大雅和温大有也都是相才,目前正在长安辅助他的便宜父亲。因此,当李玄霸知道罗艺派来向他献投诚书的代表是温彦博后。欣喜之下立即就将他留在了洛阳。

    除了虞世南和温彦博,李玄霸还同意了杜如晦的提议,将许敬宗、苏世长、张亮、韦挺等人也安置入中书省。封为中书舍人。许敬宗和张亮是原瓦岗军的谋士,苏世长和韦挺则是原洛阳官员,都是人才。这样一来。中书省算是人才济济了。

    而门下省除了最高长官小道士李淳风外。也安置了两个人才做小道士的副官,即正三品的门下侍郎,一个是杨恭仁,此人也是被徐世劫在取回传国玉垒时一起带回来的,原在宇文化为的麾下做官。据杜如晦等人调查,杨恭仁此人不但有才能,而且洁身自好,在江都时就一直受到贪官污吏排挤,却从不肯与其同流合污。因此杜如晦等人才提议让杨恭仁进门下省。至于另一个门下侍郎。却是王世充的儿子王玄恕。这个,王玄恕在王世充死后一直留在洛阳城,他跟他父亲王世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为人正直,也洁身自好。杜如晦和小道士考核过他后对很赞赏,因此李玄霸才不计较其身份,同意让他进入门下省。

    至于尚书省,除了让虬髯客担任最高长官尚书令外,从二品的左右仆射分别由李玄霸的叔父李神通和一个叫戴胄的原洛阳官员担任。

    尽管李玄霸不觉得李神通之才能够担任左仆射,不过让他继续领军作战李玄霸更不放心,因此才把他安排到中书省。李玄霸很清楚虬髯客的能耐和心机的,他是绝对能够压制住李神通的,不会让李神通在尚书省目高于顶、无法无天或是胡来而坏了政事。

    除了这三省机构外,原尚书省下的吏、户、礼、兵、刑和工等六部执行部门被李玄霸改成了十四部。

    分别是:人事部,此部与原史部性质相同,专门负责全国四品以下的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因为一直没想到好人选。其最高长官部长暂时由杜如晦和虬髯客共同兼顾。财政部,其性质跟原户部相同,不过被李玄霸从中分出了国税部和民政部,三个,部门共同负责原户部所负责的事务。财政部管财库、货币、官员俸禄和财产收支的情况,其部长李玄霸让给了马三宝担任。国税部则不用说,专门负责税收制度,由原瓦岗谋士,徐世劫麾下的人才郭孝博担任。至于民政部。则负责的是土地、户籍以及婚姻等事务,其部长叫杜淹,此人却是杜如晦的叔叔。一直都在洛阳在官。

    原先的礼部则被李玄霸细分出了四个部门,其一是教育部。专门负教育和学校的事务,其部长是李玄霸早已经任命了的大儒孔颖达。其二是文化部。部长乃是大书法家欧阳询。不过李玄霸因为深感这个时代的娱乐太少,人们的精神空虚,因此比较看重这文化部,在文化部下面还细分出七个,,二真礼院、音乐院、舞蹈院、戏剧院、棋院、书画院和侧肖四了除了专门负责礼仪和祭典的典礼院请了一个名气不下于孔颖达的名儒陆德明担任外。音乐院、舞蹈院、戏剧院、棋院、书画院和体育院李玄霸都请的女人担任。

    当初李玄霸从明月楼带走的“水月烟花。等十二女之中,朱水儿最擅长唱歌,宁晓月擅长琴、棋和书画,柳轻烟即擅长吹洞萧还擅长作曲,至于花艳儿,除了琵琶弹得好外,还擅长舞蹈,极舞蹈李玄霸看了后都得觉心动不已,认为不比后世的舞蹈家差。因此,李玄霸即让朱水儿和柳轻烟共同掌管音乐院;宁晓月和另一个擅长书画的才女步菲掌管书画院;而花艳儿独挑大粱掌管舞蹈院;至于棋院,李玄霸却交给他的堂妹李月瑶掌管了。李月瑶别看性格天真活泼,却是个下围棋的高手,翟玉香诸女基本上都下不过她,就连出自明月楼的棋道高手宁晓月都下不过,而李玄霸的半吊子围棋水平自然就更下不过了,每次下围棋都被李月瑶赢得惨不忍睹。不甘受“辱。之下,李玄霸即把还没有出现的象棋和跳棋“明。了出来。教会李月瑶后,即报了大仇,次次把李月瑶赢得惨不忍睹。不过李月瑶这个女孩子大概是天生为棋而生的,学会了李玄霸新明的“象棋”和“跳棋”后,网开始几天虽然常输给李玄霸,但几天之后就能够跟李玄霸下得有输有赢了。一个月之后,李玄霸又开始输了。于是李月瑶即成了围棋、象棋和跳棋的霸主。无人能敌。见李月瑶这么有下棋的天赋,李玄霸干脆成立了棋院,让李月瑶担任院长,让她负责将新明的“象棋”和“跳棋。推广出去,让其流行起来。

    李月瑶担任了棋院的院长。洁儿和宇文明珠即不干了,都吵着要李玄霸也给她们弄个院长当当。于是。李玄霸就又推出了体育院,让沽儿和宇文明珠一起担任院长。

    洁儿和宇文明珠刚开始还觉得李玄霸让她们两人管一个院,而李月瑶一个人管一个。院有点不公平。不过李玄霸告诉她们体育院事务繁多,管理起来远比棋院辛苦,并连续的“明。出足球、篮球、排球、棒球、网球、橄榄球、台球和高尔夫球这些前世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体育游戏让她们去推广后。洁儿和宇文明珠才“转悲为喜”对李玄霸的“明。大感兴趣之下即兴冲冲的组织人手来试玩了。好在李玄霸下令所有的士兵都得无条件的配合两女玩这些球类游戏。因此这些竞技体育游戏才快的在军中流行起来。几乎人人都爱上了这些球类游戏尤其是足球、篮球和橄榄球。因为这些球类游戏即能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他们团队作战的精神,增加彼此之间的兄弟感情,因此各军的长官们都对此不反对,乐意见士兵们玩这些球类游戏,有时候兴致来了还会亲自下场。还有台球和高尔夫球,在李玄霸亲自吹嘘之下,成了洛阳贵族们最喜欢玩的高雅竞技游戏,尤其是高尔夫球,就连杜如晦、魏征和虬髯客等人都禁不住其诱惑,一有空就相约去打打高尔夫球。而台球则成为女性们的最爱,宇文明珠、阴素素和紫娟诸女就非常喜欢。就连明玉人和萧后都有试玩过,感觉极不错。

    有“天工院。那些能工巧匠们在。这些球类倒是不难被制作出来,甚至像篮球这样弹性极佳的球也被“天工院”的能工巧匠制造出来的。这些球类的生产和出售权。李玄霸以招标的方式卖给了洛阳富商,结果了一笔横财,充实了国库。

    不到两个月。这些球类游戏即在整个洛阳地区流行起来,几乎人人都玩球看球。李玄霸见到这种情况。即又把前世的足球俱乐部、级碗和昭等商业球类制度推了出来,并鼓励一些士家大族和富商们组织球队来竞赛,连竞赛的赛场李玄霸都专门的让人开辟了能容纳上万人的场地来建设。并推出了赌球制度。一时之间。洛阳赌球成风。甚至连江南、河北以及长安地区闻之都偷偷的加入其例。这样一来,李玄霸再次大横财,令掌管着财政部的马三宝笑得合不拢嘴。

    总之,文化部的七大院。就属体育院的人气最为火爆,就连几乎尽由美女组成的音乐院和舞蹈院都比不上。

    七大院还有一个。戏剧院,也是李玄霸提议出来的新鲜之物。

    尽管在隋唐之前也有类似“戏剧”的表演,不过还处于萌芽状态,其形式基本上跟歌舞差不多,乃是从祭神的歌舞演变而来的,一个故事性都无。看得李玄霸昏昏欲睡,半点兴致也没有。于是李玄霸心动之下即想到把后世那种有故事性,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戏剧提前搬到这个。时代。他找到仍然留在上林十八院的那些江南美人们,这些美人们大都会唱曲跳舞和表演,而且有几个还是能作曲作词的才女。李玄霸跟她们好好的谈了一整天,还把前世流传最广的“牛郎织女七仙女与董永梁山伯和祝英台白蛇传女驸马穆桂英持帅秦香莲花木兰。等等的故事讲给了她们听,要求她们以此编几部有起伏有**的故事性的戏剧来。

    这些上林十八院的美人们不愧是才女,没几天就把李玄霸所讲的几个故事之中印象最深划的“粱山伯和祝英台。编成了一部戏剧并排演了出来。李玄霸看后不由大叫好,立即制作出这部剧的江南才女杜秋娘封为戏剧院的院长,让她带领上林十八院的美人们专门负责戏剧,将其推广。

    为了让这时代的人尽快的接受这种新鲜的戏剧,李玄霸让人在宫中搭建了一个。舞台,专门的挑选了一个日子将洛阳城大大小小所有的官员们都请了进来,让他们欣赏这种新戏剧。

    新奇动听的唱腔、动人的美女和表演以及凄关、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果然打动了所有人的心,引起大片大片的赞赏。等到李玄霸让戏剧院的美女们再在洛阳城市区的大酒楼搭舞台表演给平民百心“二计。它即引起了轰次表演时就人满为患亿旧楼的老板们看到了商机。纷纷邀请戏剧院的美女们去他们的酒楼表演。至于想把这些美女们请到自己的宅子的权贵们则就更多了。好在戏剧院是李玄霸提议下成立的,杜秋娘等人只要不愿意,也没人敢找其麻烦。

    文化部的七大院除了典礼院外,其他六院基本上都能为李玄霸赚来钱财,这导致他连今年的税都还没有开始收。国库就已经很充实。不必为钱财愁了。

    原先的礼部被李玄霸分出教育部和文化部外,还分出了宣传部和宗教部。

    宣传部不用说,自然是为了给李玄霸扬名,布新闻和政策的部门了。另外。这宣传部还得负责外交事务。基本上是前世的新闻和外交部的结合。至于部长。李玄霸让给了当初攻进洛阳城时,第一个从宫门跑出来投诚的段达来做。这个段达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却有点才能。而且很识时务。擅于拍马屁,李玄霸正是看中了这两点才让段达做宣传部的部长。因为这样的人好控制,像宣传部这样比较敏感的部门必须要让像段达这种最会看上司的脸色,理解上司的想法的人来负责。至于宗教部,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是管理宗教,处理宗教问题的部门。李玄霸将这个部门交给了紫阳真人负责。也算是对当初答应他的承诺有个,交代了。

    礼部之下是兵部。兵部则被李玄霸分成两个部门,一个是国防部,一个是情报部。情报部的前身就是红拂掌管的中情局,李玄霸仍然让红拂担任部长,其责任仍然是收集情报,除了名字换了,别的没什么变化。

    至于国防部,其性质跟前世的国防部差不多,基本上掌管了所有的军事。国防部长就相当于秦时三公九卿的三公之一的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事事务。维护国家安全。不过这个国防部长虽然掌管全**事事务。但却没有直接的军事调动权,除非有李玄霸的命令。所以军权实际上是掌握在李玄霸的手里。

    国防部长李玄霸请他的结拜二哥。未来的“大唐军神”李靖来担任,另外,李玄霸还让徐世勋和苏定方两人担任副部长。与李靖一起处理国防事务。

    国防部也像文化部一样设有七个院,分别是参谋院、组织院、后勤院、军需院、征兵院、军院、军法院。

    像屈突通、着琼、裴仁基、丘氏兄弟、向善志等善于用兵的将才们大都在这七院担任了要职。

    婷于兵役制度,李玄霸也做出了改革。他废除了这时代的征兵制度,采用了前世的兵役制度。也就是义务兵和志愿兵的制度。

    李玄霸规定。凡是匕了户籍的男子年满十八岁,只要身体健康。无疾病就义务得服兵役,接受军事练,为期两年。两年后可以根据其志愿和特长转为志愿兵,可以凭其能力和战功而升级封官,并赐予军衔。让其能够从一个小小的士兵一步步的上升到元帅。

    当然,服了两年兵役后不愿转为志愿兵或是表现得差强人意的可以退役。给予一笔遣散费让其回家。另外,在这两年之内,除了接受军事记练外,还会教授士兵一两门谋生的手艺,让其退役后可以找到工作养家糊口,甚至可以给能力优秀者直接安排工作岗位。

    为了预防有人会不服兵役或是故意装病造假而逃避服兵役,李玄霸还专门订制了一条法律,宣布这样的人一经现,不论其家世如何,不但要判三年以下的劳刑,还得贬为庶民。终生不能被恢复。

    对于李玄霸提出的这种兵役制度,无论是杜如晦和虬髯客,还是李靖、苏定方和屈突通等军人们听了后都十分的惊讶,认为这种兵役制度听起来十分理想,比原来的征兵制和募兵制要好得多。于是,此制度就在几乎没人反对的情况下通过了。

    兵部之下的刑部,则被李玄霸分成了三个部门,司法部、警察部和监察部。

    司法部的部长仍然是魏征。它下面设置了四个院,分别是立法院、检察院、审判院和刑罚院。立法院自然是订制律法制度,检察院的性质跟前世没什么区别。专门起诉犯罪的,而审判院就是法院,原先的大理寺机构。至于刑罚院。则等到监狱部门,被审判院最终判决了的职,人,就由刑罚院来负责刑罚,监督社区服务。强迫劳改或是执行死刑等等。

    司法部门的警察部,自然是六扇门,也就是捕快的部门,性质也跟前世的警察局差不多,专门负责调查破案、饵捕犯罪、传昭被告和证人、调查罪证。李玄霸觉得“捕快”这个名不妥当,改成“公安”又觉得不太好听,于是就改成了前世最流行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