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剑阁前,魏军主营中。

    原本偌大的营帐,此刻却显的有些狭小,究其原因,是因为如今军中所有高层的将领都齐聚在此处,只为了一件事。

    曹昂坐在主位上,目光平静的扫过在场众将的身上,平静的说道: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东吴大都督周瑜突然病逝,让孙吴基业开始内乱不稳,此刻正是伐吴的最佳时机,但我大军却深陷在这蜀地,叫诸位前来,也是想问问你们的想法。”

    “是要继续征蜀,还是掉头伐吴?”

    “继续征蜀自不必说,只要我大军继续在此等候司马懿所率领的暗军消息即可,后发制人;而若是掉头伐吴……此刻淮南尚有数万守军在,荆州曹仁将军那边,我也会派校事府的人提前送去消息,务必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

    “这……”

    此言一出,就连阶下众将也都陷入了一抹苦恼。

    如果要掉头伐吴,再劳师动众都是小事,关键是他们之前坚持在蜀地这么久岂不是白费了功夫?

    可若是继续征平蜀地,那么无疑会错过此次伐吴的最佳时机。

    如今,东吴占据着二州之地,算起来势力远要比蜀地强,而且南方占据长江天险,又是北方战场所不擅长的,就是休养生息了五年的曹昂,也不敢断定来日伐吴一定能取胜。

    如果他们此刻不趁东吴内乱攻取江东,怕是来日只会更难。

    而在场的众位将军显然也是都想到了这一点,这才无人敢站出来第一个发表意见。

    察觉到身边众将你看我我看你,皆是不发一言,前列的吕玲绮不禁淡声道:

    “你是魏王,无论是攻蜀还是伐吴你做决定不就好了?我们替你执行就是了。”

    曹昂摇了摇头,没有独断专行,而是认真的说道:

    “此事毕竟事关重大,决定着我大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走向,不可大意。”

    吕玲绮沉默着不再开口。

    曹昂又将视线转到了一旁的夏侯惇和夏侯渊身上,询问道:

    “二位叔叔有什么建议?”

    夏侯渊洒然一笑道:

    “臣跟虎女的观点一样,大王怎么决定,咱就怎么做,一切听大王的。”

    而夏侯惇则是迟疑片刻后,方才抱拳道:

    “回大王,臣觉得此次机会虽然难得,但毕竟我大军已入蜀地,若是贸然撤之,怕是有三点不妥。”

    曹昂微微一笑:

    “叔叔觉得有哪三点不妥?”

    夏侯惇思索着说道:

    “这一来嘛,自然便是州车劳顿了。”

    “咱们既然已经入了蜀地,若是再贸然动身前往江东,两地奔波,怕是将士们心神会疲惫不堪啊。”

    曹昂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

    夏侯惇继续说道:

    “这二来嘛,便是孙吴朝堂的格局了。”

    “虽然周瑜之死对我们来说都很突然,但对孙吴朝堂可未必。以周瑜生前的个性和布置,再加上活着的吕蒙、鲁肃、徐盛、甘宁等一众人,恐怕内乱并不会持续太久。”

    曹昂目光渐渐明朗了起来。

    “这第三嘛,自然还是大王一直记挂着的那支暗军了。“

    夏侯惇指着一旁的西川地图说道:

    “如果咱们贸然撤军了,没有牵制剑阁军力的暗军,恐怕顷刻间就会被蜀兵吞掉,到时候无论是军师还是中丞,恐怕都会葬身异地啊。”

    听着夏侯惇分析完三点,曹昂不禁深吸一口气:

    “幸好此行叔叔留在了孤的身边,否则一旦孤考虑不周贸然动身前往江东,怕是又会酿成大错啊。”

    夏侯惇不在意的笑了笑:

    “大王,臣也就是吃了年龄的好,若是等大王也到了臣这般年纪,自然也会想的比臣更多。”

    曹昂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说什么,对着门口的传令兵喊道:

    “来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