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九点。

    许夏来到了和萧如约定好的地点,脸上戴着口罩,身上依旧穿着昨天陈世的那套黑色连衣帽。

    等了不一会儿就见一辆银色雅阁停在了他的面前。

    车窗摇下,萧如把大墨镜往鼻梁下拉了拉,隔着副驾驶的窗户向他轻轻甩了甩头,做了个上车的动作。

    许夏拉门上车,

    “哟,如姐可以啊,以前不知道你还有辆雅阁,怎么不开那辆马自达啊?”

    “少贫嘴,要不是带着你这个通缉犯,我至于去借辆车用吗?还有啊,你这身份暂时不方便出面,等会儿到了地方,你就别下车了,在车上等着接应我,以防有什么紧急情况。”

    “好嘞,好嘞,如姐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方国栋的老父亲住在一个老小区里,像这样的小区在镇海市已经不多见了。

    满墙的爬山虎间隙中偶尔可以看见已经有些斑驳的墙面,十点多,阳光正好,许多老人已经出来开始活动腿脚。

    小区内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并不远,所幸汽车还是可以勉强开进去的,但是有些地方安置的垃圾桶和自行车却成了汽车继续前行的障碍。

    既然已经没办法再深入了,那就只能找个地方先停住。

    萧如找了个拐角处停好车,给许夏交代了一声就自己下车了。

    家政公司感恩回馈活动举办的地方其实离萧如停车的地方不远,只是正好有个角度挡住了许夏的视线。

    许夏只好在车上不停的挪动身体,试图找到一个合适角度看到现场。

    努力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角度,勉强可以看到一半现场情况。

    就这么先凑合着吧,许夏心想。

    戴着墨镜,穿着黑色风衣的萧如走进了活动现场内,说是活动现场,其实就是摆两张桌子,支个遮阳伞。

    不过很奇怪,她竟然在这里看到了镇海日报的记者。

    看着挺随意的躲过了镜头,绕到摄影师身后,背对着记者装作在看海报。

    等记者说完了一段老的不能再老的套路之后,准备去采下一个镜头的间隙中带着走着好奇的神色,问摄影师,“哎,你们是镇海日报的啊。”

    “对啊,怎么了?”

    “哇,你们镇海日报怎么搞的,这么小的活动都用来做素材。”

    “哎呦,美女你是不知道啊,现在这日报行业不好做啊,都是自媒体时代了,挤压我们生存空间。日子不好过,领导往我们这些下属身上压担子呗。”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呢,你们确实不容易。”

    “谁说不是呢?原来,这种小活动,小场面,给我们钱让我们来做新闻,我们都不来。至于现在嘛,任务那么重,全市哪里来那么多新闻啊。”

    接着就是吧啦吧啦的,无非就是絮叨些不好干啊,原来怎么怎么着啊之类的。

    萧如随便应和了两句,便找个理由抽身离开了。

    摄影师的理由确实说得过去,完全能解释了为什么镇海日报出现在这里。

    家政公司的感恩回馈活动,也是老套路,半点新意都没有。

    感谢之类的套词,今日办卡的优惠,砸金蛋等等等等……

    唯一让萧如把注意力从人群中寻找可疑人物转移过去的,便是抽奖了。

    因为按照萧如和许夏的设想,如果有人想名正言顺的“关照”方国栋的老父亲,那么在这个环节让方国栋的老父亲“中奖”无疑是最好的了。

    方国栋的老父亲得了慢性病,长期住在离小区不远的医院,所以每天早上和午饭过后,都会回来和街坊邻居打打牌聊聊天。

    老爷子那边,刚晃晃悠悠的走进小区,这边就已经开始准备抽奖了,这更让萧如肯定了心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