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其实,我是没那么多钱。”林红燕为难地说道。

    余文满面带狐疑,能跟着郑老爷子学医,还会缺钱?

    从郑家桌子上抠一块黄花梨的贴花出去,都能换俩馒头好嘛!

    郑老爷子这时开口了:“红燕父母都已离世,的确困难,这笔租金我暂且替她付了。”

    余文满只管收钱,不管这钱是不是林红燕借的。

    “我听郑叔说,你要读京城医科大学?”余文满又道。

    林红燕点头。

    “行,你我都在京城,医案手札有哪些看不明白的,到时候可以来问我。”

    林红燕眨眨眼:“咨询问题收钱吗?”

    余文满眼睛一亮:“按时计费!”

    林红燕:“……”

    她这是提醒了余文满?

    这个余老板,是真的掉钱眼里了!

    正当林红燕有这个感慨的时候,又看到余文满从郑老爷子给的一沓钱里数够1000块,把其余的都还了回去。

    “郑叔,您已经帮我牵线搭桥了,我不能再拿您的钱。”

    余文满拿着林红燕借来的1000块钱走了,郑老爷子望着他的背影,十分感慨:“文满年轻的时候,也曾意气风发,誓要光宗耀祖,如今看到他再起雄心壮志,我甚欣慰啊。”

    “余老板去了京城,会用余家针灸为人治病吗?”

    郑老爷子笑:“等你去了京城就知道了。”

    林红燕便将那份好奇收起来了。

    余文满去京城肯定过得比在小县城里好,他拿了1000块钱做盘缠呢!

    医案手札是租来的,代表着以后还要还回去,林红燕买来牛皮纸,包上封皮,标好归类顺序,又准备一个新本子,留着做笔记。

    她不是余家八针灸法的传承人,没有资格在余家医案手札上写写画画。

    她还给郑老爷子写了一张欠条,背上1000块钱的欠债。

    郑老爷子将欠条收起,道:“既然你说已经将郑家医书看完,也能为人开方,那便准备正式考核吧,时间是三日后,地点是郑家医馆、义诊堂。”

    郑老爷子决定在县城养老,郑家医馆就不能再关着了,但他已无坐诊的精力,所以,只会定时开义诊。

    林红燕细问之后,知道这场义诊与县城最大的中医馆康如堂联办,义诊的药方可以去康如堂购买,康如堂也会有两名医师联合坐诊,造福民众。

    针对林红燕的考核,是当场论证辩方,测验她的学习成果。

    林红燕抱着医书回村,准备投身学海。

    不曾想,她一进村,就被守在村口的十多人给堵住了。

    原来,婶子们回来以后,替她好好“宣传”了一拨,把她给余文满扎针形容得神乎其乎,还有人已经喝过汤药,觉得十分有用。

    人群里,有人戏称了一句“小神医”,立马有人跟上称呼,说着自己有什么病痛,想请林红燕看一看,让她给开最便宜的汤药。

    林红燕趁机宣传了一波三日后的义诊。

    后天严九就回来了,她要把时间留给研究针灸,争取这次能扎上一针。

    但,意外非常突然地出现了。

    天刚亮,镇上就有人过来送信儿,说姐姐林巧月昨夜下身出血,先兆流产住进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