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三日之后,在华山西南的一处偏僻的山脚之下,一圈首尾相连,好似客家人土楼里的大堂中,好几十个汉子,环坐在一个白发胡子白头发的老者身边。

    “阿爷,你想好了没?年薪10000两,都我们墨家一族人都吃喝不愁了-----”

    墨家园摸了摸下巴上的白胡须,瞧了瞧,才十八岁的大孙子墨长春,内心叹息了一声:“你着什么急?公告上不是说了,半个月之内有效么?这是我们墨家举族的大事,还是多想想的好。”

    “阿爷!”

    墨长春急得都跳了起来:“这都已经过去了三天,我们全部过去的话,路上再快也得七八天,到时候十天就过去了,万一山中秀才和别人谈好了,这10000银子就是别人的了。”

    这话说得堂屋里,几十个老老小小的汉子们,都议论纷纷起来。

    墨长春用力的咳嗽了一声,一双微微有些浑沌的双眼,射出一股凌厉的光芒:“你们都掉到钱眼里了吗?难道,都忘了我们墨家的规矩,万一出了意外,怎么对得起先祖!”

    原来,这栋高达数丈的圆形土楼里,住的是墨家隐居了数百年的后裔。

    从墨家开宗先祖墨子算起,到墨长春这代,已经是整整第六十六代传人。

    因为,各代朝廷对墨家的打压。

    他们渐渐的失去了,对朝廷的信任,不再愿意大规模的与外界接触。

    可是,大同商会向整个帝国发出高达10000年薪的招聘。

    顿时,让隐居在华山脚下,这一支已有200多年的青年子弟,纷纷的欢跳起来。

    说要举族出动,拿下这年薪万两。

    并且,号称是帝国最顶级建筑师的称号。

    开什么玩笑?

    世界上最顶级的建筑师和各类顶级工匠,除了墨家,还有何人配得上!

    “阿爷,祖宗也没有说不让我们出山的呀,200多年前大隋帝国开国的时候,我们墨家不是也出了大力,才有他们杨家当年的风光-----”

    “胡说八道!”

    墨家园一掌拍在桌子上,只听“咔嚓!”一声,原本结实至极的黄梨木桌子,顿时,裂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墨家园被长孙激得,一不小心使用了内力。

    他乎的站直了身,指着长孙墨长春喝斥道:“不孝子,给我跪下,给我好好的想想,当年我墨家是如何退回到这山谷的,你只看到了好处,万一出了事,我墨家千年的传承怎么办?”

    “扑通!”一声。

    墨长春老老实实的跪了下来,不过,嘴里却不服气的嘀咕着:“阿爷,我听说山中秀才和这世界上任何人都不一样,他公开的说,要公开公正公平,这不是和我墨家的宗旨,基本上一致么?我还听说,他出身贫苦,非常的同情黎民百姓,还亲自说书唱戏,才创出这么大的规模-----”

    听到长孙这么说,墨家园的怒气小了点,神色有些意动。

    这时,他的二儿子,也就是墨长春的老子墨浩云,趁机说道:“阿爸,我觉得长春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从山中秀才所做所为,以及他创作出来的歌谣,孩儿我认为,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对象。”

    说着,墨浩云叹息了一声:“阿爸,现在这天下,我看长久不了,我们墨家也该是出山的时候了!”

    此言一出,整个大厅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这已经不是之前的顶级建筑师之争,而是天下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