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科举不仅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对于那些世代簪缨的世家来说,也无比重视。

    虽说以他们的身份地位,有荫封的名额,但毕竟不是正统进士,即便有家族扶持,想要升迁也比较难。

    最重要的是很能捧上高位。

    若是子嗣能够考中进士,加上他们的人脉,仕途也会畅通许多。

    到了会试结束,贡院开门之人,贡院外挤满了前来接人的人。

    许多参考的世子,神情憔悴,脚步虚浮。

    会试持续九日九夜,参考的士子无不是身心疲惫。

    李南点了点头,有些欲言又止。

    在海棠的伺候下洗漱完,换了一身衣服,往正厅而去。

    刘氏耳朵很好,闻言瞪了李南一眼,没好气道:“你问都问了,我问一下怎么了?”

    不少人出来见到家人后,直接昏迷了过去。

    “还说不让我问,你自己不也问了。”李南嘀咕道。

    吃完饭,李安便去了刘家。

    刘氏领着丫鬟端着早饭走了进来,在门口听到父子谈话,嗔怪道。

    “我这不是心急么。”李南讪讪一笑。

    在人群中找了许久,才和父母汇合。

    因此他并没有说出来。

    少不得被潘山和杨涛调笑几句。

    加上睡了这么久,也恢复了大半,十分有精神根本睡不着。

    李安不太习惯,从不让人伺候。

    这一觉一直睡到晚上半夜才醒。

    在他看来,三人中杨涛的机会最大,李安则要看运气,潘山的机会不太大。

    一般洗澡,屋内要有侍女伺候,帮忙搓背添加热水什么的。

    李安来到正厅的时候,李南已经在了。

    “着急你自己怎么不去考?”刘氏没好气道。

    以他对三人的了解,只要三人发挥正常,经义诗赋这些完全没什么好担心的,能不能考中,还得看文章。

    李安关心了几句,见大嫂气色很好,也放心了。

    会试后还有殿试,不过会试考中的已经算是金榜题名了,殿试只是确定名次罢了。

    李安虽说心态不错,人也瘦了一圈。

    “我问过人家刘大人了,人家都没说什么。”刘氏说道。

    李安到的时候,潘山和杨涛已经在了,正在说着话。

    “爹,孩儿自觉考的尚可,至于中不中,还得等到放榜才知晓。毕竟每次基本只录取两百多人,但是参加会试的数千人都不简单,我也没有太大把握。”李安说道。

    见了礼后,刘学文把三人带到书房,让三人把文章默写下来。

    既然母亲说没事,他也就没问了。

    “阿牛,怎么不多睡一会?”

    “娘。”

    “为师又不是主考官,也不是阅卷官,如何知道?不过以你们的文章来看,都有不小的机会。究竟能不能考中,过些日子就知道了。”刘学文微微摇头道。

    但是这只是他的看法,究竟如何,还是要看主考官的喜好。

    “嗯,你这次若是能考中,那就是官了。咱们家一直都是泥腿子,要是能出个官,那正是光耀门楣了。”李南说道。

    “既然老师没说什么,那就后天吧。”李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