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王三得知王二去攻打白水县都是在第三天晚上。

    澄城县城西的大部分粮食,能运的都弄来了,看到满满的仓库,王三总算舒了一口气。

    有了这个,他就能执行接下来的试验。

    现在的澄城县,因为川河被大族占据的缘故,导致了本地其实很多时候,旱灾更是人祸。

    水利设施,本该是惠及所有人,但现在这些设施,基本上约等于哪个村的男人多,哪个村背后的老爷势力大,哪个势力就有资格使用这一切的零和博弈。

    所以想要破这个死局,以应对未来的状况,王三决定决定趁着现在的混乱,一部分户口已经离散的缘故,利用建设兵团、军屯的名义,将本地人全部纳入新的规矩内。

    反正现在有粮食,暂时也够吃到明年夏收。

    “三爷,您找我们?”

    几个老农第二天被王三一早喊来。

    他们有点惊讶看着王三的餐桌,萝卜干、煮鸡蛋、白馒头、还有一些豆腐肉羹汤,餐桌上唯一让他们没见过的菜,就是一盘红色的辣子。

    “都坐,都坐。”

    王三招呼了一下,很快碗筷添置,这些人吞咽了一下口水:“一起吃。”

    王三说完,立刻有人给他们添菜汤,防止他们不敢上手。

    这些老农嗅着豆腐肉羹汤,再学着王三加点萝卜干,撒点辣子,然后啃一口馒头和一口汤,感觉身体都通泰了不少。

    吃了一会儿,王三差不多饱了,但看他们还没吃饱,便一边弄了汤,一边说:“我找你们来,是想问问你们,如果我将咱们的村落,统合成一个大的生产队。

    一个生产队一个乡大小的土地,然后对本乡内的土地,按照上中下均给所有落籍本乡的百姓。

    家庭联产,盈亏自负,你们觉得如何?”

    “三爷这话的意思是……土地不均了?”

    “均,但从原来的一个村,变成几个里一起均,至于怎么均,按照山川走向来安排。”王三不疾不徐的说,“我了一下咱们附近的村落,很多都是因为抢水而打生打死,老死不相往来。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一条水脉,往往是五六个村一起使用,这样一来,各家聚姓生产,没有举人、秀才这些见多识广的人盯着,各家都为了自己,闹得太惨。

    所以,现在我打算将五六个村聚成一个乡,然后我安排人下乡,协调本地的农业生产,尤其是水源的用度。

    当然,我知道这里有很多问题,但最近一段时间的旱情,已经给咱们敲响警钟了,如果再不合作,往后十年九旱涝,哪怕是关中,也是一片惨惨戚戚。

    另外,我会安排出征在外的军户家人入乡间,与你们一起聚集生产,你们之中若是有丁余,愿意跟着参加大同军的,我也欢迎。

    不过大同军的土地买卖的规矩,大体按照大明的规矩来处理,但只允许在我划定的乡内交易、流转。

    毕竟我都不敢保证我们能留多久,但至少在居留的时候,先把规矩立起来。

    你们有什么看法?”

    王三期待的看着这些老汉。

    他们都是五六十的人,对于本地的经验,远比王三知道得多。

    “三爷。您这路数,其实和那些老爷们的想法也一样。只是各家老爷的水脉,换成了你安排的人,这样一来水还是捏在上游,上游要断水,我们根本用不到。”

    “是啊。”这些老头也都是很精明的。

    他们有的是居于上游,有的居于下游。

    一听到居住在下游的老头这番话直接敲他们头上了,这些上游的老头怒道:“什么话!三爷都说了,安排官吏来管理!这水还能断你们的?”

    “嚯?怎么不能?你们张家村人多,我们杜村人少,你们要断水,我们除了上门争吵,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