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回到安南侯府,已是夜了。

    杜齐却心绪不宁,脑中总是回想起那龙飞凤舞般的字,那四句话像是梵音洪声,不停回荡在心间。

    以至于他到了大厅,差点一个踉跄摔了个跟头。

    安南侯面色并不好看,而是皱眉道:“就你一个人回来了?沈樵山呢?孔鲤呢?”

    杜齐作揖道:“启禀侯爷,今日老朽前往沈府,见得樵山公,与之畅谈国道及民生,终令其松口。”

    “樵山公言,待明日我再去,与之论道,他便出山辅佐侯爷,效犬马之劳。”

    安南侯知道沈樵山的影响力,闻言也不禁一喜,笑道:“甚好!若得樵山公相助,何愁士林不支持本侯!”

    “孔鲤那边可以不急,明日必须搞定沈樵山!”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凝声道:“明日,没问题吧?”

    杜齐当即肯定道:“请侯爷放心,老朽定全力以赴,请樵山公出山!”

    ……

    翌日一早,杜齐便出发前往沈府。

    他昨夜昏昏沉沉,却始终没有睡着,脑子里都是那振聋发聩的四句话,心中百味杂陈。

    今日可见其作者,却又是一少年,莫非此少年便是那孔圣之后,辞官归乡的进士孔鲤?

    无论如何,这等年轻小儿,又读过几本书,识得多少大道?

    杜齐相信以自己的博学,拿捏一个年轻的晚辈绝对没问题。

    他深深吸了口气,走进了沈府。

    此刻太阳东起,恰至半天,明媚之意已显。

    天朗气清,正是革新时节啊!

    好兆头!

    杜齐走进了大厅,却当场愣住。

    只见沈樵山坐在椅子上,面色发白,不言不语。

    他的身旁,一个少年挺立,正用手帕擦着一柄长剑。

    剑身银光闪闪,寒芒吞吐,锋利无比。

    “是你?”

    周元转头看向杜齐,淡淡道:“是你要与我论道?”

    杜齐吞了吞口水,有些后悔没有带兵丁随从,但他还算镇定,作揖道:“杜齐杜可溶。”

    “周元周子易。”

    “是你!”

    杜齐面色微变,他如何不知道《三国演义》作者之大名,关键是此人非但作有三国,还有一众佳作名词,如前些天的《望海潮》,就震惊了大晋词坛,连神京那边都有朋友写信来问。

    想不到这惊世四句圣言,竟然是出自于他。

    周元面无表情,继续擦着剑,平静道:“你是长辈,我尊你一声杜先生,请问杜先生过得好吗?”

    杜可溶疑惑道:“什么过得好吗?”

    周元道:“我之出身履历,人尽皆知,杜先生呢?”

    杜可溶沉默了片刻,摸不准对方的套路,随即缓缓道:“吾出身寒微,幼时苦读诗书圣道,方中举人,曾忝为县令,而今辅佐侯爷,日子还算充实。”

    周元笑道:“杜先生活到现在,属实不易。”

    “嗯?此言何意?”

    杜可溶皱眉道:“本人今日是来论道的!”

    “谁又不是呢!”

    周元哼了一声,沉声道:“若论武道,在下可就出手了。”

    杜齐变色道:“当然是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