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农场的后面有一条河,平日里,大家洗菜,洗衣服都去那里。吃完早餐后,林绮和李奶奶一起去河里洗衣服。吕老爷子衣服没几件,所有衣服加起来就两套。

    “这衣服太脏了,我去下游洗。”林绮道。

    李奶奶看向林绮的篮子,多给她抓了几把皂角,“多搓洗几遍。”

    林绮去了下游,特地走远一些,看到四周没有人,她直接把衣服丢到河里,控制着水草去搓洗那些衣服。

    太脏了,水又冷,她不想碰。

    一些顽固的污渍,林绮也让水草揉搓着皂角,和衣服一起搓洗,全程没动手。

    “斌斌他奶奶,刚才那个姑娘是谁呀,长得可真好看。”有人打听林绮的消息。

    “我远房侄孙女,隔壁钥县的知青,过年没回家,过来我这里玩几天。”李奶奶回答道。

    “哎呀,知青啊,我见她白白嫩嫩的,一双手更是纤细白嫩,还以为是城里上班的呢。”

    “她家就是城里的,底子好,去乡下也没晒黑。”李奶奶道,她也注意到了林绮的双手,那双手,别说是知青,就是城里不干活的姑娘,也少见这么白嫩的。

    “她有对象了没?”

    “有了。”不管有没有,帮林绮推了就是,在她看来,林绮那样的姑娘,农场里的青年没有配得上的。

    “那真是可惜了,我们农场里大好青年可不少。若是和我们农场的青年成了,还能调到我们农场来。”

    和大队相比,自然是他们农场更好一些。

    李奶奶洗好了衣服依旧不见林绮过来,她便挎着篮子往下游走去。

    “你怎么跑了这么远——”

    李奶奶的声音戛然而止,看着林绮手里那用草绳串在一起的十几条鱼,人有些懵。

    “您怎么不说话?难道是这条河里的鱼不能抓?”林绮拨弄手里的鱼,“要是不能抓,我放回去就是了。”

    “不,不用放。”李奶奶连忙阻止林绮,“没说不能抓,只是这边水太清,太冷,鱼很少,大家尝试过在这条河里抓鱼,但能抓到鱼的寥寥无几。”

    林绮恍然大悟,“怪不得没有大鱼。”

    “你抓到的这些已经不小了,这河里最大的鱼也就这样了。”李奶奶道,“这条河鱼少,但是鱼的味道非常鲜美,你有口福了。”

    “不是我有口福,是我们有口福。”林绮道。

    李奶奶眉开眼笑,“那我们沾沾你的福气。”

    林绮把鱼拎回李家,小斌斌看见鱼,眼睛瞪的圆圆的,说话都不利索了,“鱼,鱼,鱼——”

    “没错是鱼。”林绮把鱼放在水桶里,“鱼还没死,可以养一养。”

    斌斌拿了小凳子,就坐在水桶边,好奇盯着水桶里的鱼。

    “看看就好,可别去抓,把衣服弄湿了,要挨打小屁股的哟。”李奶奶道。

    “斌斌就看看,不抓。”斌斌乖乖道。

    “别说斌斌稀罕,这么多活鱼,我也稀罕。”李叔笑道。

    吕老爷子看见午餐除了肉粥,还多了一条巴掌大的清蒸鱼,有些惊讶,“哪里来的鱼?你去县里了?”

    “河里抓的。”林绮道。

    “你还能从那条河里抓到鱼!”吕老爷子惊讶,他刚来的时候也试着去抓鱼,他自认身手不错,结果愣是一只没抓着。

    不是他不行,是那条河里的鱼太少,还非常精。没想到他没抓到鱼,这个小姑娘倒是抓到了。

    “我要是没点真本事,您孙子可不会找我。”林绮道,“您自己吃,我给您把房间外面的垃圾清理了。”

    垃圾是指昨天从房间里丢出去的稻草和棉被。

    “你打算怎么清理?”吕老爷子问。

    “烧掉。”林绮回答得干脆,并反问,“难道不行?”

    吕老爷子迟疑,“那被子不能用了?”

    “发霉了,我不想清理。”林绮实话实说。

    吕老爷子嘴角抽了抽,“行。烧吧。也不用去太远,在附近烧就行。”

    林绮烧稻草和被子的时候,把不少人引了过来,看见是一个陌生人,倒也没有人上前来询问。

    “她是谁,烧的是什么?”

    “稻草和棉被啊,我刚出来的时候,正巧碰见她点火。”

    “棉被也烧啊?大冷天的,棉被烧了,还盖什么?”

    “谁知道呢。”

    几个被下放的人在角落里窃窃私语。

    稻草和棉花烧得很快,没一会,地面就只剩下一堆黑灰。为免烟灰到处飞,林绮给它们淋了水,然后扫到一旁的地里,用泥土盖上。

    做好这些,林绮就朝农场外走去。

    她一走,那些角落里的人就走了出来。

    “她刚才烧的是谁的被子,大家各自回去看看。”

    “我刚从屋里出来,不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