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日,李昱诩和温凡按着朱林的意思带着书面和函的文书便前往了燕然山。

    燕然山,山体复杂,山峰相连,绵延数百里,道路崎岖纵横,易守难攻,这里可是北元如今最后的防线,一旦燕然山失守,那么和林便是熟透的果子,明军想什么时候摘就可以,什么时候摘?

    在第一次北伐战争中,徐达带领着北伐大军势如破竹攻陷甘肃,将王保保以及元朝的皇室贵族北逐到岭北。

    不得不说,北元的骑兵就是厉害,这跑路的功夫直接让明军望尘莫及,并没有追击到人的徐达为了不拉长战线,同时巩固战争成果,并没有越过长城继续北追。

    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虽然躲过了一劫,但是明军的强大让他如同惊弓之鸟,他害怕明军越过长城追击,整个草原无险可守,而且根本就不会是明军的对手,因此来到燕然山在和林据守。

    草原之上也唯有这里可以当做暂时的首都,在稳定了政权之后,得到了王保保的支持,同时,利用自己黄金血脉的号召力,获得了一大堆的蒙古族群的拥护,坐稳了北元政权。

    虽然明军在第一次北伐中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但是由于及时的撤退,北元的核心统治阶层以及骑兵并没有受到歼灭性的打击,他们只不过是一时的败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断的犯边掠夺明朝的财富和百姓。

    积怨已久,数年之后便爆发了第二次北伐战争,这次朱林配合徐达利用粮食做诱饵,配合火炮歼灭了北元主力骑兵,如今,只要将和林的北元统治阶级彻底覆灭,就可以彻底的给北伐画上句号。

    原本的历史中,朱元璋从洪武二年直到洪武二十五年,组织了大大小小八次北伐,连同算上攻打东北的纳哈出,一共有十三次次,才将北元的余孽彻底清理干净。如今,在朱林这个蝴蝶的帮助下,显然要早二十年完成清剿北原的壮举。

    但是天公不作美,原本顺利的战争拖到了夏季暴雨时分,使得明军的战车以及火器优势难以发挥。

    因此,只能通过谈判拖延时间,但为了两手准备,他派去的一个人是李昱诩,另一个是温凡。

    温凡投奔到朱林麾下的时候自称盗墓世家,据他自己的介绍,他的老祖宗可是唐代末期的盗圣温韬。

    作为盗圣温韬的传人,他不仅可以寻龙分金搬山卸岭,堪舆风水,甚至是熟悉地势,据说只要是他走过的地方,便可以清晰的画出地图。

    由于明军没有燕然山的地图,而且派进去的人会被蒙眼前行没有观察地形的机会,因此就派出了这个温凡。

    希望他们在传讯的时候抓住机会,能将大概的地图带回来,方便明军谈判失败进攻。

    不久之后,土谢图部落首领在草原上抓住两个明军,原本是主动来到他们部落之前,手下的人汇报说这二人谈吐不凡,当即就选择接见。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会闯入我们土谢图部落?”部落首领浩海达裕问。

    “我觉得这两个人满眼精明,应是算计之辈,恐怕来此别有目的。”马哈木说。

    “这位年轻的勇士倒是有几分目光,我们是受明军中军大将徐达和汉王殿下的命令前来商讨谈判事宜的。”

    “谈判…看来明军真的像王爷说的一样,打不动了。”浩海达裕自言自语,声音并不小,像是故意让二人听见一样。

    “哼!”李昱诩并没做过多的回答,只是眼睛一眯,头脑一歪,冷哼一声,不管是身体动作还是面部表情,充满了讥讽和嘲弄。

    这一波肢体语言配合面部表情,伤害性没有,但侮辱性极强。

    “大胆,居然敢如此轻浮,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是来送谈判书的,如果你们不接,那我大明就默认你们没有谈判的诚意,我全权的可以代表汉王殿下,如果你们不同意,十五万大军顷刻之间便会开拔过来,首先便会将你们这群蛮夷碾碎。”

    “还有就是回应你刚才的话,打不打得动?那就让我大明的铁骑来说。”

    “我知道你只是个小喽喽,根本就没有做主的权利,赶快把你们的主子叫出来,我要见的是爱猷识理达腊,而不是王保保。”

    “大胆,居然敢直呼皇上和王爷的名讳!”

    “你才大胆!普天之下,皇上只有我大明天子正统承继天地可鉴的洪武皇帝,你们不过就是一土酋的酋长,居然还敢妄称皇上,就凭你刚刚的这句话,就可以诛灭你全族老少了。”李昱诩半分面子都不给。

    朱林给他说过,去了怎么嚣张怎么来?他背后可是有几十万明军作为后盾的,把腰杆挺直了说话。

    就算是将眼睛翻到天灵盖,将鼻孔撅到天上都可以,主打的就是一个嚣张跋扈,目中无人。

    “你…你…”

    “土酋!本使臣告诉你,要不然你现在就斩了我,要不然马上带我去见你们那个酋长爱猷识理达腊。”

    “只有两天的时间,如果你们错过了,或者是两天之后,我回不去,那么我大明就默认你们是要死战到底。”

    “到时候便让所有的炮火将这燕然山焚成一片白地吧。”

    “够了!你们这群明朝的土匪实在太嚣张了,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受过如此的屈辱和窝囊气,来人把他们叉出去斩了。”

    “父亲,父亲千万不要冲动…”旁边的马哈木急忙的劝诫浩海达裕。

    李昱诩不怕,因为朱林告诉过他,如果他回来了,就赏白银三千两,如果他没有回来,便就让他名垂青史,族谱单开一页,日后年年李氏子孙给他上头香。

    头香的诱惑。族谱之上的榜一老祖就是他。李昱诩虽然为人阴险狠辣,但是他毕竟是一个读书人,想要名留青史的愿望不比任何一个人差。

    可惜自己的文采不过关,考不上进士,只能来汉王手下当一个幕僚小官,按理来说,像他这样的人在史书上不会留下任何的名字,但是有了汉王殿下的赏识,一切都就够了。

    在马哈木的一阵安抚之下,浩海达裕总算是平复了自己的怒火,然后便层层通报,急忙的安排这二人进入燕然山前往和林。

    和林王宫。

    “扩廓帖木儿,你收到下面传来的消息了吗?明军已经正式的派人来商量谈判的事宜了,我们要不要谈判?如果能和平的解决问题,那就不要打了。”

    毕竟现在实在打不过,明军呈两面包夹之势,已经将和林的退路全部封死,瓮中捉鳖,关门打狗,指的就是如今的处境。

    “漠西瓦剌只派出土谢图一些小部落,漠东纳哈出又龟缩着不愿意救援,这样的绝境该如何是好?如果明军打过来,那么大元的基业就彻底葬送在我的手中了。”

    元顺帝爱猷识理达腊语气中全是无奈和悲痛。

    “圣上,您是想要谈判,还是想要死战?如果您选择死守和林的话,属下哪怕是战至一兵一卒,也会为大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以和谈吗?”爱猷识理达腊问王保保,毕竟他现在唯一能够依靠的人只有两个。

    一个便是眼前的王保保,另一个是贺宗哲,原本是王保保的部将,由于绞杀红巾军有功,便成为了和林守备。

    他的手中还有两万精兵,也就是北元最后的家底了,而且是步兵,不是骑兵,远没有王保保千里送三万人头的那些人精锐。

    如果是守城,或许还可以和没有大炮的明军打的有来有回,如果是野战,那就会被砍瓜切菜。

    其实北元的皇帝还没有惨到这种程度,漠西的瓦剌还有五万铁骑,东北的纳哈出足足有二十万人。

    但是他们双方都不愿意拼死救援,第一是他们也打不过明军,不想消耗自己的实力,第二是北元皇帝爱猷识理达腊的不作为。

    要知道东路李文忠和纳哈出的部落打的有来有回,瓦剌更是被邓愈骑脸输出,但是爱猷识理达没有出兵。

    当然了,不是他不想出兵,而是无兵可派,爱猷识理达腊害怕他前脚把人派出去救援两翼,此刻就是双拳打空胸膛露出的时候,被徐达的中路大军一击毙命可以完了。

    虽然漠西和漠东人有不少的蒙古部族,但是全部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根本不是训练有素的明军的对手。

    如今已经到了大厦将倾的时候,外部的盟友已经靠不住,只能依靠眼前的二人。

    “陛下是想听实话吗?”

    “是。”

    “只怕我们想要和谈,恐怕明军也不会同意。”

    “其实都怪臣大意轻敌被逼上绝路,白白葬送了三万骑兵,不然的话,我们是有谈判的资本和筹码的。”王保保的语气中满是苦涩。

    “爱卿这是什么话?”

    “原本明军派出如此之多的人,他们的目的便是想围歼我们的有生力量彻底灭亡我大元。”

    “凭借着装备和人数的优势,我们根本就难以抵挡,而且在取得巨大胜利之后,原本是要乘胜追击,却突然停下,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供给不足,我的妹妹偷袭了明军不少的粮草,然后明君以几十万斤火药伪装成粮食引我入彀。”

    “虽然我全军覆没,但明军也耗光了粮草和火药,只能停滞不前。好在长生天护佑,下了一个月大雨,这才让明军的火器和铁甲战车失去了威力,逼得他们不得不谈判。”

    “所以我说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爱卿不用忧虑,孤依旧会对你委以重任。”爱猷识理达腊安慰王保保。

    “但是上天的眷顾依旧会过去,要不了多久,大雨便会停歇,气候会变得寒冷,转眼便入秋到冬。那时候我们没有牛羊和补给,而明军却养精蓄锐,火炮粮草备齐,死期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