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司马懿敢不敢再曹操面前炸刺,别说是曹操,就算是曹丕,哪怕是曹睿或者,司马懿都不敢抬头,因为抬头就是死。

    李善长之所以这样,就是臣子和皇上的一种拉扯,他作为丞相需要权劝诫皇帝,需要用自己手中的相权去制衡皇权,甚至是利用手中的相权和统领百官的权力去制衡皇帝分封的藩王的权利。

    因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权力的争夺,权力是一根绳子,大臣和皇帝相互拔河,如果皇上的权力被大臣拔走,皇上就会被架空,司马懿做到了,皇上希望自己可以拔走,大臣的那部分权利。

    来中央集权。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一个人身兼六部尚书,你的权力足够大,全国大事,你可以说一不二,但是你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处理这么多的事情吗?

    当然没有这样,你就需要将权力分给其他的人来帮你处理,但是你要希望将权力给谁,肯定是给忠心于自己的人。

    如果将权力给不忠心于你的人,不仅不会帮你办事,还会膈应你,阻挠你。

    朱元璋心目中谁是自己人,自己的儿子是自己人,但这些大臣都是外人,他就想着将权力收回来,交给自己的儿子们。

    大臣不乐意了,权利就像一块固定的蛋糕,总共就这么大,如果是朱家皇室吃的多了,大臣只能吃的少,所以大臣不会轻易放手,拼命阻挠。

    因此就有了这一场新的权力斗争,李存义直接掀桌子指责朱林不是皇帝的亲儿子,有谋反的心思。

    这就想要朱林的小命,朱林也不装了,直接将司马懿的必杀帽子准备扣在李家的头上,只要扣实了。李善长今天全家老小都会归天。

    准确来说,这个帽子不用扣实,只要朱林将这个帽子甩出来,朱元璋想,就可以顺势接下李善长今天全家都会死。

    “皇上,您一定要明白老臣对您的忠心呀,我们自当唯皇命是从,绝对不会有半点异心。”李善长哪有之前丞相淡定的样子,都快要哭了。

    这可是事关九族生死啊,老朱杀人向来是不眨眼,万一就甘愿背上骂名,心一狠将自己全家砍了,以除后患,那自己可就得不偿失了。

    李善长觉得老朱失去的只是一个仁君的名声,但是他失去的可是九族的性命啊。

    但是在朱林的眼中是非常划算的,你失去的只是九族的性命,可是我父皇失去的可是善良的名声啊。

    “李善长,今年你已经六十一岁了吧?”朱元璋缓缓的开口。

    “皇上,您记错了吧?老臣今年才五十九岁。”

    “哦,这不重要,没事,看来你也累了。你为大明建立的功勋,我是绝对不会忘的。再说我也认为你不会像司马懿一样,退朝吧,看来你也累了。”朱元璋说。

    李善长逃过了一劫已经是汗如雨下,商机也不再多说什么,带着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回到了韩国公府。

    坤宁宫。

    “老五啊,李善长他们的意思你明不明白?”

    噗通!朱林直接跪在朱元璋的面前。

    “父皇,儿臣定然不会背叛大明,背叛朝廷,背叛您和大哥,如有此事,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我的子嗣也代代夭折断子绝孙。”朱林直接发誓表忠心。

    “好了,起来吧,你身体不好。母后绝对相信你,我看人从来都没有出错过,当时你的父皇还是一个喂马的士兵的时候,我便知道他天命不凡,你同样是一样的,我看你是个孩子的时候,也猜得到,你必然是国家栋梁,世代忠臣。

    马皇后直接给朱林来了一波免死附魔。

    “唉,还是咱妹子有眼光,但我也希望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信任,在这么多的儿子中一视同仁,从来不会因为你的出身嫌弃你,甚至给你的权利是仅次于你大哥。”

    “儿臣明白,日后定然辅佐大哥成为千秋万代的明君。”朱林坚定的说。

    “相比起外人,我更相信你们。”朱元璋一边吃一边说。

    相比于朱林这边的轻松气氛里,李善长那里已经是如临大敌。

    “没有想到,朱林居然敢冒天下之大,居然诬陷我等是司马懿之流,这是想让我们老李家九族全部死绝呀!”李存义气的吹胡子瞪眼。

    “那你还不是把他先逼急了,他不是皇帝的亲儿子,但是和亲儿子也没什么两样,上位有那么多的义子,只有他最得宠爱,那和亲儿子,确实没什么区别,还要将长公主嫁给他。”

    “你指责他的身份,说他有可能谋反,他当然得会说我们是司马懿之流,想要篡权的奸臣,同样诬陷,那就看皇帝相信谁了,你觉得皇帝是相信我们,还是相信他。”

    “这个是坏了规矩,文臣之间的规矩是可以诬陷贪赃枉法,但绝对不会以司马老贼作为比较。”

    “他是皇室宗亲,哪怕是谋反,也不会被处死的,但是我们不同,你以为上位是真的记错了我的年龄吗?其实话里话外是在点我。”

    “皇上的意思是我已经挡了他太多的路,赶快因为老年体弱的原因致仕归老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不愿意给他,便会来抢。”

    “权力这种东西给了人便就像长在那人身上的肉,现在想要要回去,那便是拿刀来割呀,但是壮士断腕,如果不辞去丞相的位置,恐怕我们便会有灭顶之灾。”

    “父亲,退一步海阔天空,皇上不是那种一步将人逼死的人,而且您任劳任怨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您主动提出致仕,皇上定然会将宁国公主下嫁给我,到时候我们依旧是皇亲国戚,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至于权利,我们可以找一个代言人。”

    “代言人…”

    “如果我猜的不错,您提出致仕之后,皇上不会马上答应,一是要三请三辞,做好表面工作,以彰显自己的仁德和爱才之心。二是您需要将手中的权利进行交接,这不是马上就能完成的,应该会找一个副手让您帮扶上几个月或者一年,您才会完全的致仕。”

    李祺说的不无道理。

    “因此,您有一定的推荐权利,甚至皇上会问你谁来接替您的位置合适。”

    “能做到这个位置上,无非只有三个选择,一个是胡惟庸,一个是督察院刘伯温,还有一个是汪广洋。”

    “其中刘伯温是我们的敌人,他所代表的浙东文官集团和我们的淮西勋贵集团是水火不容的,绝对不能选他,就算皇上有意,我们也要旁敲侧击,让皇上改变心意。”

    “可以接替我们位置的,只有两个人选,一个是胡惟庸,另一个是汪广洋,汪广阳一家三代几乎全在朝中为官,根基深厚,势力庞大。就算当上那个位置,也不愿意和我们交好,或者受我们摆布。”

    “胡惟庸是最好的人选,一是他年纪不大根基不深,没有太多的家族势力在朝中,二是和我们家是姻亲关系可以相信,如果他当上中枢省丞相的话,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李善长缓缓的说。

    “胡惟庸这个人行事谨慎,办事勤快,但是对于权力和虚荣太过热衷,虽然有这样的缺陷,但也是唯一的人选了。”

    “等到明日,我便向皇上呈上奏折,请辞中书省左丞相一职。好了,你们便退出去吧,一定要谨言慎行。皇上对汉王的袒护已经是显而易见。”

    “朱林甚至要比当年的杨宪还要恐怖,因为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缺陷,更是皇室宗亲,不要想着可以弄死他,只要能让他失去一部分的权利,就已经算是大获全胜了。”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一旦败了,便是死无葬身之地,朱林的权利太大了,权力大本身就是一种错,他就像是一块肥肉,不是他做什么就能解决的,因为他拥有权利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结党,将自己的权利分给亲近的人,但这会犯皇上的忌讳,所以权力大的人必然会被人围攻,因为只有他倒下了,他掉落下来的权力才会被其他的人分食。”李善长看的很明白。

    朝堂之上没有什么家族仇恨,有的全是争权夺利。

    朱林本身就立于不败之地,因为皇上信任他,太子爱护他,皇后喜欢他,而且他本身能力出众,忠心耿耿。

    放在斗地主里面,他确确实实的是地主,而且是全都是炸弹,朱林的手中全都是炸弹。

    对于群臣来说,权力便是禁果一样的诱惑力,没有人能够抵抗,那些为了权力甘愿以性命为赌注,和朱林想要赌一场。

    朱林有无数棋子,但是他人只有自己的命,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和运气可以胜天半子的。

    朱林不是天,但是他背后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