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蓝玉实在是罔顾国法必须要严惩,而且他居然破坏了我们想要招降王保保的大计,导致我们的军队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必须要严惩。”朱标当即表态。

    “但是蓝玉毕竟立了大功,如果马上惩罚或惩罚的过重,恐怕会寒了北伐将士们的心。现在战事还没有结束,不如生吃蓝玉,让他戴罪立功。回来之后给他一点教训。”

    朱元璋看到了一个台阶,觉得朱标说的也有道理,毕竟蓝玉是朱标的舅舅,办的太过绝情,反而还会适得其反,况且朱元璋也是带兵打仗的,他自然知道手下会做什么腌臜事,但是没有东窗事发,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有一件事他必须得谨慎起来,蓝玉出了这件事情,如果不是朱林无意中告诉他,他还被蒙在鼓里。

    为什么监军没有汇报?为什么徐达没有汇报?

    难道淮西勋贵已经勾结在了一起官官相护,毕竟他们之间是一个利益集体,各有各的姻亲关系。

    “不得不防,有什么办法能够监管他们呢?”朱元璋为此有些头疼。

    朱元璋信任的人有三个,马皇后、朱标以及他-朱林。

    朱林从来不说假话,朱元璋知道。老朱相信自己的眼光,朱林也希望大明可以千秋万代。

    “看来要对与赴北元最后的势力,还是要猛攻啊。”朱元璋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打就打呗,我们又不怕我们的炮弹够多,火药够多,大炮的威力够大,直接轰就完了,和林城墙再兼顾,能扛得住我几轮的轰炸。”朱林满不在乎。

    “你小子说的轻巧,你知不知道一斤火药的造价就要一两银子?你知不知道打仗那可是在烧钱,要不是你小子之前整出的大明税务稽查局和推广的土豆红薯,让百姓衣食无忧,让朝廷有了不少的钱,才勉勉强强支撑打仗,不然早就要撤兵了。

    原本的历史中,虽然徐达带兵打了十个月,但是打仗都是普通的花销,也就是正常打仗。

    但是朱林来了之后更换了打仗模式,直接就是大炮洗地战车推进,战车和大炮以及火药都要多花不少银子,虽然明军打仗扩大了战果,增加了战斗力,但是那花钱也是大幅度的提高了。

    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除了杀的北元人更多了,朝廷依旧没有富裕起来。

    “要不我们撤兵吧,这次打仗各个分路加在一起,对北元一共造成了五万多人的伤亡,并且掳掠的马匹,牛羊人口无数。投进去了那么多的钱,虽然不能回本,也可以弥补一下我们的损失。”马皇后说。

    “不行,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没有把黄金家族全部灭掉,就不能停手,一旦我们撤军了,那广袤无垠的草原留给了蒙古人,他们用不了几年又会恢复。”朱林拒绝。

    “我们坚持不住,北元也坚持不住,再过一个月,育崽的时间就会过了。北元今年别想吃一个饱饭。”

    “如果我们撤兵,今年的冬季活不下去的北元人会更多,到时候他们又会不顾一切的前来犯边,周边的百姓又要受苦了,只有一次将首领全部剿灭,把他们杀光才可以永远的解决这个麻烦。”

    “杀光!太过残忍了吧。”

    “不残忍,杀光的只是他们抵抗的战士以及首脑,其余普通的百姓以及中层的贵族都会保留下来,只是会夺走他们的财产,把他们贬为平民运回关内。成名我大明的百姓随后一视同仁。”

    “人口是一种财富,尤其是女性,他们都是最好的增长人口成长资源,怎么能够随便杀呢?”

    “就像是蒙古人捕猎,抓到了一大批黄羊,他们都知道,必须要将母羊或者是小羊放生,以保种群的延续,可以接连不断的捕食下去,这就是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残忍了一点,但是这些事情我们不做,我们的后代就会做,我们不打,我们的后代就会打,万一日后我们衰弱了,谁敢保证那些游牧民族不会再次踏破长城前来复仇,难道沦陷了五百年的中原还要再次沦陷吗?”

    “好吧。朝堂上的事,终究是你们说了算,或许我有些妇人之仁了吧。”

    “老五,有的事你说的不全对。”

    “大哥,你又有哪些高见呢?”

    “我问你,我们都知道,蒙古一共有四个大部落,分别是漠南黄金家族,漠东纳哈出、漠西瓦剌鞑靼,漠北游牧。”

    “我们现在能够将漠南的人全部杀掉,这片地方就空了下来,难道其他的部落不会重新游牧过来吗?”

    “难道他们日后就不会侵犯我们的领土吗?”

    “只靠杀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杀戮可以解决问题,没有解决问题,就是杀的还不够多。父皇,你说我说的对不对。”朱林问。

    “对。”朱元璋说。

    朱元璋的回答让朱标都不由得愣了一阵才缓缓的说。

    “可是他们都会抵抗,抵抗的话,我们都会损失,不如采用怀柔的办法。”

    “什么办法?”

    “互市。蒙古人之所以活不下去,无非就是缺少粮食,缺少茶叶,缺少铁器,缺少食盐缺少布匹。”

    “这些是他们不得不入侵大明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找几个地方开放互市,用这些东西和蒙古人做买卖,这些东西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如果通过交易可以获得的东西,他们怎么还会用命去争抢?”

    “这可不一定吧,如果将这些东西全部集中起来,他们只要抢一票,说不定几年就可以无忧了。”朱林表示反对。

    “而且开放互市如果不能做到公平的交易,反而会滋生新的祸端,我觉得必须要讲他们打服,他们只能低头和我们做生意。”

    “可是大哥,有一件事情你一定要考虑,饱暖思yín欲,一旦他们吃饱喝足穿暖之后,野心和欲望必然会膨胀。”

    “你说他们会不会再次进攻大明呢?农夫与蛇恩将仇报的事情比比皆是,说不定他们不满足互市的利益,说不定他们想要更多的好处。”

    “人心不足蛇吞象,我问你为什么他们在抢夺金银衣帛财物的时候还要杀掉那些村庄的男人,掳走哪些妇女。”

    “因为一个道理,那就是他们想要掳掠百姓,为他们放羊,为他们生产剥削压迫,把这些大明的百姓当做奴隶,当做随手可以支配的工具,甚至是牲口。”

    “当时我们也解救了数万百姓啊,他们过得怎样?猪狗不如的日子,那些被掳走的女子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甚至和牲口关在一起,他们的日子过的还不如那些蒙古牧民家的狗。”

    “大哥,你说得对,但是你别忘了,狗可以养熟,狼却是养不熟的,那些向往着长生天,那些以狼作为图腾的蒙古人,他们是不会感恩的。”

    “他们原本占着我们的土地,奴役着我们的人口,肆意收税,肆意搜刮,过着多么幸福的日子,结果我们把他们赶回了草原,他们会记着这个仇恨,直到永远。”

    “狼会吃人,人用肉喂狼,狼吃饱喝足之后就会吃人。”朱林的话字字珠玑一针见血。

    “前来掳掠百姓入侵大明,是为了活不下去不得已而为之,纯属是笑话,那是因为他们的骨子里的野性那种抢劫成性的劣根,习惯了掳掠,习惯了剥削,习惯了不劳而获,怎么可能甘心从事生产?”

    “大明生产,他们去抢不就好了,他们多么希望大明像宋朝一样软弱,随便签订个盟约,不用打仗,便将大量的财务进贡给他们。”

    “但是他们想错了,大明的骨头和铁一样硬。”

    “难道我们要一直打下去吗?直到将长城以北所有的人全部杀光。”朱标的语气为难了起来,他知道朱林说的话不无道理。

    “不会的,我说过不会的,造的杀孽太多,是没有好果子的,低于车轮的人全部杀掉,没办法劳动的人全部杀掉,敢于抵抗的人全部杀掉就好了,残忍是您这个作为储君需要学好的第一课。”

    “什么?蒙古人的规矩不是低于车轮的人能够存活吗?”朱标问。

    “当时就是因为成吉思汗低于车轮,没有杀他,才导致他去复仇,你一定要记得宁欺老无力,莫欺少年穷,一个老人三十年之后必定是冢中枯骨,一个孩子三十年后可能已经纵横天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杀。”

    “大仁不仁,您是大明的储君,你应该试试为大明考虑,至于北方如何蚕食,如何安定,我还有别的办法。”

    “老五,你说说有什么办法?”

    “移民。”

    “移民?”

    “不错,将我们的百姓运往那里,建立官府,让官府管控着他们放牧,用他们的马场为大明不断养马,这些人是从小就受到王道的教化,受到理法道德的约束,对大明忠心耿耿,让他们去代替那些蒙古人,不仅可以防止其他的蒙古人重新占领那些地方,还可以在北方草原多加上一层屏障。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领土变多了,用那些土地养出来的牛羊也可以运回到关内,我们的百姓甚至可以吃肉过日子。

    最重要的是啊,经由我们汉族文化所凝聚的,你有我们血脉所传承的经由,我们统一思想所铸造的从骨子里的认同,以及亲情血脉关系,我们都是一家人。

    虽然有一道城墙相隔,但是大家的血脉一样,就有了种族认同感,我们便不会像蒙古人一样,有那样的生死大仇,然后将之前掳掠来的蒙古人放到关内,被我们的文化熏陶,她们完成汉化就和我们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