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赵军的演讲很短,主题也非常浅显——他为什么来。

    但却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为什么半导体行业同盟这么顺利的就搞成了,这么顺利的就拧成了一股绳。

    赵军是因为此而来,那么其他人也都差不多。

    先不论其他,仅仅是赵军口中,仅仅是有关晶圆产线的这些信息就足够令人咋舌——

    中芯国际所有产线的工艺都上升了一个层次,良率和产能都有所提升。

    尤其是十倍极限光刻第一次在大众面前得到确认和证实。

    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

    “十倍分辨率光刻?那岂不是28nm的光刻机,直接就能实现3-nm级别的芯片了?那还要啥的EUV啊!”

    正在看直播的人们,先是经历了短暂的寂静,而后瞬间欢腾起来。就仿若一枚深水炸弹从水面缓缓沉入水底,不多时爆炸开来。

    “咚”的一声,水面上便如天女散花——全网络,什么这热榜那热搜的都不用再说,这个时刻#十倍分辨率光刻#几乎成了全网唯一的话题。

    这几年,科技竞争的加剧,阿美瑞肯对国内诸多科技企业一次又一次的限制,让原本对科技、对芯片制造并不关注的人瞬时明白了科技发展的意义,瞬时明白了芯片是什么,是怎么制造的等等等等。

    科技竞争的进程,给所有人上了一堂半导体的科普课程。

    尤其是去年Mate60的突然发售,国产先进工艺芯片第一次在世人面前亮相,更是激发了别样的热潮。

    不说业内人士和爱好者,就算什么都不懂的普通人,也都知道制造芯片的关键是光刻机了,甚至能头头是道的说一堆诸如DUV、EUV双重曝光四曝光等一批专业名词了。

    而今天,赵军的一番话,#十倍分辨率光刻#一出来,恰逢其会,瞬间引起了轰动与聚变——了解了芯片制造是什么之后的人们更加能够体会其中的强大。

    有人瞬间就意识到,这不一下子就赶上世界最顶尖的工艺了吗?2~3nm!

    “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宏图微电子的产线,实现极限十倍光刻是没错,但极限并不容易达到的。

    “出于良率和效率的考量,那边的产线更多的还是在生产40nm的芯片,少部分量产28nm。至于极限22nm,只是理论数据能达到。

    “还有就是,工艺越先进,提升越困难,指望28nm级别的光刻机实现2.8nm的工艺是不可能的。顶多,能够达到EUV5nm的水准。”

    此刻,有关产线的相关消息已经放在了明面上,过了保密期限,只要不涉及技术泄密,可以畅所欲言了。

    憋了那么久的知情人士也一下子纷纷冒了出来:

    “那也已经不得了啊!台积电所谓的5nm4nm3nm的,实际也达不到,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更何况,经过卷耳智能科技改造过的产线,那是具有成长性的。现在的工艺,虽然已经基本定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产经验和生产数据的不断增加,仍然是具备更上一层楼的可能性的。

    “然后,你们再想想海思的设计能力,在工艺严重落后的情况下,9100的性能已经追的只差1~2代了,这要工艺提上来了,什么效果你敢想?”

    “麒麟9100?嘿嘿!告诉你们,下一代麒麟肯定要换全新的架构了,你们可以大胆的幻想一下新架构的事儿,过多的就不透漏了,明天就有惊喜!”

    “这他么还用你说?明天下午,卷耳的专场……”

    ……

    电脑直播看着峰会现场,手机刷着微博,不错过任何一个知情人士的爆料,科技爱好者们不管是手指还是眼睛,从这一刻起,完全没得半刻清闲。

    但心中的激动,那是久久都没法平息。

    峰会第一天,就接二连三不断的一个一个的爆出猛料,明天下午卷耳智能科技的专场会发生什么?卷耳智能科技到底准备了什么?要发布什么?

    又能带来怎样的惊喜?

    到了这个时候,傻子都知道,卷耳智能科技要放大招了!

    “哈哈~”就连一直不动如山的赵老此刻都被吊起了胃口,大笑了两声,对明天下午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与此同时,卷耳智能科技的官网更新了,首页蔚蓝色的背景,深邃黝黑的八个大字:“初露端倪,破晓前行。”

    一行小字:“倒计时:23:59:59”

    ……

    太平洋彼岸,阿美瑞肯。位于华盛顿DC的某大楼,会议室。

    与国内的一片欢腾不同,这里怎么看都好像被挖光了土豆的西伯利亚,萧瑟中还带着三分死寂。

    自科技岛峰会开幕之后,这里的作息就完全同步了东八区时间,不管是峰会上的动静或者是公开网络上可靠的爆料,都会第一时间归纳总结,现场讨论。

    “已经可以确认,卷耳智能科技的类思维AI,可以应用于产线巡检改造,工艺迭代升级,甚至工艺改造创新突破。”

    什么十倍光刻,什么中芯国际的所有产线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全部得到了升级,这些事儿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是,这东西是如何实现的。

    阿美瑞肯方面早就有所猜测,类思维AI可以用于工业模型的训练和成长,产线的工艺可以在生产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训练甚至不断的进步。

    此刻这是得到了证实。

    现场寂静的落针可闻,这意味着什么,他们清楚的很。

    老实说,阿美瑞肯并不担心中国在一项高端领域的突破——航空航天、深潜器、5G网络、北斗卫星、大飞机等等等等,以中国的工业基础和拼命三郎的精神,高端装备的突破也不是第一次了,甚至都不是一次两次了。

    一项高端领域的突破不可怕,可怕的是,类思维衍生的工业AI模型,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不断的加速所有工业和科技领域突破的进程。

    而更为关键的是,阿美瑞肯自己没有。这就非常的难受了。

    “这回,真的是我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吗?”国卿安尼·布肯脸色阴沉,脑海中,一直回想着赵军在演讲最后说的那句话“放心搞,搞不定的交给他!”

    实际上,在看到卷耳智能科技引领的半导体同盟正式成立的时候,安尼·布肯就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他是了解中国人的——散,那是一群绵羊,任人宰割,但一旦团结起来,那就是腾飞的巨龙,万众一心的中国,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的。

    自己这边匆匆搞出的【第一计划】好像一手促进了这个同盟的诞生。

    “类思维AI真的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吗?”安尼·布肯像是在询问谁,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不信!”

    “掐住两个点,12寸高端硅晶圆和EUV、ARF光刻胶。”安尼·布肯敲了敲桌子:“掐死,立即执行!”

    如果说【第一计划】是吓唬,是恐吓,意图在谈判中获取主动或者攫取利益,那这次就是完完全全认真的了。

    硅晶圆和光刻胶这两个点,掐的可谓是非常精准。

    行业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半导体市场,九成以上的12寸高端硅片需要依靠进口。

    而光刻胶更为夸张:ARF光刻胶的自给率不足1%,EUV光刻胶更甭提,这个数字是0。哪怕是KRF光刻胶,自给率也仅仅只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