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我们再撤走军舰,这样就可以给国内民众交待了。

    就说我们得到了英法的调停,率先撤走军舰以表诚意。

    现在和南华再打一阵?

    意大利的国力早就消耗光了,和南华再打一仗简直是找死。

    意大利首相想了想,还是坚决的道:“陛下,这关系着国家尊严,我们不能退缩,一旦退缩了,民众怎么看我们?

    即便我们质问南华政府,他们也一定会狡辩说,非洲战事和欧洲不牵扯。

    但是奥兰多首相却觉得自己应该有始有终,一定要绷住局面,不能让那些南华人继续轻视意大利。

    有了英法的介入,意大利也就有了借口,可以顺理成章的从的里雅斯特港口撤走军舰,并从南华手中收回摩加迪沙。

    英法两国口头答应的好好的,但是联络南华的事,却被他们放在了一边,他们打算继续观望一下。

    区海娃呵呵一笑,“没事,上面交代了,这次就是要探探意大利人的底,执行命令。”

    他们要求英法两国首脑赶紧制止南华的侵略摩加迪沙的行为。

    瞭望兵的喊话没有停,“警告,鱼雷,又有鱼雷!”

    现在摩加迪沙和阿布鲁佐公爵都在他们手上,我们再强撑着还有意义吗?”

    一个瞭望兵快步跑了过来,“报告,敌人想要逃跑了。”

    劳合.乔治首相虽然感慨万分,但是想要削弱南华的心思却没有熄灭。

    难道真要同南华硬拼到底?

    南华的潜艇拥有主动声呐,他们在海底行走无碍。

    既然想要调停,就得看看双方打的怎么样。

    “不管我们撤不撤走军舰都已经输了,那些华人猴子,他们根本不会给我们任何情面。

    意大利人只好寄希望于英法两国首脑。

    说是72个小时,谁知道他们刚超过48小时,就攻下了摩加迪沙。

    命令下达后,潜艇编队紧急下潜,很快就消失在了海面上。

    意大利实在没勇气同南华耗到底,是以现在最要紧的是让英法两国介入调停。

    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再次致电英法两国首脑,表明意思。

    站在岸防炮台上的,区海娃看了看时间,吩咐手下的各潜艇艇长做好准备,时间一到就击沉敌人的军舰。

    ……

    这南华怎么一言不合就动手了?

    把军舰撤走,那就是摆明了怕了南华,不撤走他们是真敢打。

    意大利海军无畏舰“朱利奥·凯撒号”的舰长贝卢斯奥尼.巴蒂斯塔此刻心慌如麻,他不知道上面在搞什么,都这么久了,居然还不下令撤退。

    英法两国首脑自然同意,谁知道欧阳庚总理核实的没影了。

    两国首脑左等没结果右等没结果,一直等了好几个小时,他们终于回过味来了,南华在拖延时间。

    时间逐渐逼近71小时,72小时的期限再过1个多小时就到了。

    英国已经强烈谴责了南华对盟友动手的恶劣行径,英国绝对支持意大利。

    还以为上层要我们在这里埋葬呢,幸好,上层的家伙还没有蠢到家。

    这等决绝和狠辣的作风,让英法两国首脑震惊之余,又心有余悸,他们本想试探一下南华。

    ……

    他们还不忘指示停在的里雅斯特港口的海军舰船注意安全,防止被南华军偷袭了。

    但为了保险,他吩咐手下不断催促英法两国首脑,希望他们能够及时阻拦后续事态的发展。

    手下的军官都有些迟疑,“副司令,这?”

    英法都曾是南华的手下败将,如今更是依仗装甲车、火箭炮和潜艇征服了整个奥匈帝国。

    ……

    这个政体虽然建政才几十年,但是他们的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

    说他已经核实过了,南华石委员长对于意大利人的挑衅行为十分生气,决定给意大利人一点教训。

    英法这时候根本不敢同南华再有牵扯,否则西线战场绝对要出事,他们的当务之急是干掉德国人,之前让他们找南华对峙,纯粹是为了试探南华的态度。

    若是我们提前撤走军舰,说明我们真的害怕他们了。

    巴蒂斯塔船长忙接过电报查看,一看之后脸上露出笑容。

    突然负责瞭望的士兵,大喊:“鱼雷,鱼雷,快点规避。”

    “砰~”

    不然他们也没法收场了。

    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潜艇被他们猎杀了几十艘,被他们猎杀的奥匈军舰也有十多艘了。

    “传令下去,准备起锚。”

    石委员长告知两位首脑,此事完全是误会,因为前线指挥官的表坏了,居然快了一个小时。

    他浑然不知,按照拟定的计划直接下令,击沉了意大利的军舰。

    不过这件事错不在南华,意大利人挑衅在前,得到此结果完全是意大利咎由自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