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两个厂子步入正轨,算是解了南华公司的燃眉之急。

    经过这些华人农场主的宣传鼓动,他们陆续从美国招来了200多华人移民。

    这些教职员工中最高兴的就是叶蓉了,这个丫头自从因为学习好悟性高被提拔了之后,在教学组中的威权日高。

    更是时刻不忘教育学弟学妹,要好好效忠石老爷。

    12月1日,石锦堂来到了安海镇,今天是幼童学校的休息日,也是石锦堂的例行会面日。

    移民来了直接放那边安置,简直完美。

    不过他很快又释然了,即便自己想到了,也不太可能做成什么。

    自从1878年开普殖民地政府收复鲸湾港,这里就开通了电报线路。

    比如辅导中级功课的时候,石老爷经常提问叶蓉,对她提出的问题回答也很有耐心。

    至于玻璃厂也是因为新来的部分男丁入厂成了职工,从欧洲请来的技师在金钱的刺激下也很负责。

    剧增的物资供应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南华公司来说,确实有点困难。

    会面日安排在安海镇的子弟小学大礼堂,这座新建学校处处都显露出建筑材料不足的窘境。

    这么多的移民要过来,石锦堂该思考的是如何安排好这些移民。

    因为石老爷来到,子弟小学的教职员工也都聚集到了一起。

    因为电报线路的畅通,远在兰德盆地的田亮可以频繁发来电报请示工作。

    制衣厂得以正常运转正是因为400名朝鲜女工的加入,这些朝鲜女工十分勤劳,特别懂得感恩。

    石锦堂听闻了她的作为后,只是笑着告诉她不必这么刻意。

    纳瓦卡布金矿发现后,这条电报线路才开始被频繁使用,如今更是开通了金山镇(纳国卡里比布地区)到鲸湾港的线路。

    起初石锦堂还安抚一下,让他们再等等,后面干脆不回了。

    ……

    是以,李家兄弟挣这份钱该理该当。

    子弟小学如今收录学生350个,女童居多,男童稀少,典型的阴盛阳衰。

    石锦堂率先接见老师们,对他们亲切慰问,一一勉励。

    一去就能分地而且还不用受洋人的气,这样的好去处他们自然愿意去。

    这批新来的朝鲜女性移民要优先安排给先遣营的士兵做配偶,兰德盆地那边暂时还没有富余的名额。

    ……

    红砖和混凝土结构裸露在外,室内也没有做墙面粉刷,地板还是水泥地面。

    种子、牲畜是大头,之前小打小闹的“牲畜贷款”项目有点不够看。

    只要这些人还生活在西南非洲的土地上,就不可能背弃他石老爷。

    如今鲸湾港的常住人口业已突破2万人大关了,设在城郊的4家工厂中,制衣厂和玻璃厂开始步入正轨。

    石锦堂听到此事一笑而过,他被感恩的次数太多了,已经麻木了。

    玻璃厂先期产品做的是平板玻璃,这些玻璃造出来就被送到了安海镇,那边有大批的房子窗户都还是空窗。

    游戏进行到了一半,就有人前来找石锦堂,告知他有美国富商要见他。

    第一更,求追读,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