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二更过后,崇领皇帝仍坐在乾清宫的御案前批阅奏疏。

    尽管每天要处理许多奏章,司礼监和翰林院可以代为拟稿,但崇祯还是选择“事必躬亲”。

    “闯贼围攻开封,朝廷十几万大军调动,后勤补给内阁竟一点章程都没有!简直就是一群饭桶!”

    崇祯发着不要钱的脾气。

    因山西一事,周鉴在朝会开喷。

    其实影响远远不是干掉了左都御史唐世济和给事中光时亨这么简单。

    一连数日,不断有人被牵扯进来,与八大晋商有金钱来往。

    崇祯毫不犹豫的一撸到底,将内阁大臣张四知等八人下狱,贬官戍边各有不同。

    五日后,内阁大臣贺逢圣辞官退职。

    内阁空出两个位置,崇祯下旨命詹事蒋德瞡、黄景窻、戎政侍郎吴生生均为礼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

    内阁改组,朝中格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崇祯皇帝以为自己发掘了一批人才。

    不曾想,这届内阁竟又是一群庸才!

    数月以来,李自成连破河南东部城邑十余座,围攻开封。

    六月初,崇祯皇帝命督师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率兵增援开封。

    又命平贼将军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等几路总兵增援开封。

    各路人马,共计十八万大军!

    这是大明最后的底牌了!

    如此多大军,吃喝用度所用颇多,无论是消耗还是运输,都是巨大考验。

    崇祯让内阁想办法解决粮草问题,他们却一点像样的章程拿不出。

    没办法,崇祯抄起御笔,飞快做出决断。

    到了三更时,宫女端来一碗银耳汤放在龙案上,躬身柔声道:“皇爷,已经三更了,早些休息吧,明日还要早朝呢。”

    崇祯没有理会,继续埋头加班。

    约莫一刻钟后,他才抬起头叫来一个太监,将几页方案送到司礼监值班房,天亮交给兵部。

    喝了有些温热的银耳汤,崇祯准备去乾清宫就寝。

    忽听殿外连声呼叫:“皇爷,前线军情!”

    那是王承恩的声音。

    老太监从未有过如此慌张。

    崇祯心知有大事发生,忙起身迎去,接过塘报。

    “督师丁启睿奏报:七月初一,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四镇兵马在朱仙镇溃败.......”

    “什么!”

    崇祯做梦也想不到,前线居然败的那么快!

    几天前,他还收到三边总督孙传庭的奏报,知道孙传庭已经率秦兵出关增援开封了。

    还有山西总兵许定国也南下了,要夹击李自成。

    谁能料到,朱仙镇大战会失败这么快!

    “朕的十八万大军呢?”

    “山西总兵许定国呢?”

    “皇爷.....山西总兵官许定国增援开封,在沁水遇到贼寇,不敌溃败......”

    还没出山西就溃败了?许定国这么废物吗?

    崇祯瞪大眼睛:“那孙传庭呢?朕让他出关,他人呢?”

    在他看来,孙传庭一定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王承恩道:“孙传庭率主力出潼关、逾太行、渡汜水,按急行军的脚程,应该还在途中......”

    朱仙镇大战,朝廷兵马败的实在太快了!

    孙传庭压根没赶上!

    半个月前,督师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偕总兵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等率兵十八万,号称四十万会师朱仙镇。

    继而向开封驰援,准备和李自成来个硬碰硬,一战定乾坤。

    没想到,李自成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