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想到王承恩是信王府邸的老臣,很快便收回了怀疑。

    崇祯重新拿起那份助饷簿,盯着纸面冷笑一声:“好啊,一个个好大的忠心!”

    他的目光从内阁大臣张四知、魏照乘等人的名字上一一扫过,心头怒火熊起。

    他们个个家缠万贯,却只捐银百两?

    崇祯并非深居简出,在深宫内对外一无所知。

    他当信王时常微服私访京城市集,购买物品,体察民情,对物价一清二楚,多次戳破采购宦官说高价钱的谎言。

    内阁大臣张四知,去年其老家费县城遭劫,家产损失不小。

    崇祯偶尔得知,其名下房产有两处,大小瓦房七十九间,庄园四处,田地未经丈量,至少有万亩良田!

    如此财富,竟只捐银百两!

    还有这些大臣,能在京中为官的,有几个清贫的?

    哪个当官的家里没有生意?

    与他们的实际收入相比,那点俸禄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簿上之人,皆可杀!”

    崇祯将助饷簿掷于地上,咬牙切齿道。

    他真希望,自己是活阎王,助饷簿是生死簿,他可以随手划掉那些令人作呕的名字。

    然而,崇祯虽是皇帝,有此权力,却是不敢。

    昭昭史书,他担心自己被写成纣王那等暴君,遗臭万年。

    “勋贵那边如何了?”

    王承恩道:“回皇爷的话,礼部正派人挨家挨户传话,明天便能看到公侯伯爵们的捐资了。”

    崇祯在殿内踱了几步,停下身来:“加封嘉定伯周奎为嘉定侯,让他助饷两万,带个好头!”

    他将希望寄托在老丈人身上。

    周奎是皇亲国戚之首,若他能带头助饷两万,其他皇亲总不能抠抠搜搜。

    皇亲国戚都是与皇室沾亲带故的,不用干活就能白白领俸禄得赏赐。

    他们的一切都是皇家所赐,是时候回馈一些了。

    起码一家一万两!

    至于那些勋贵,大多传承了十几代,家族底蕴极为深厚。

    一家少说得捐个几万两银子吧?

    崇祯心里如此盘算。

    总而言之,国丈周奎责任重大。

    只要他能带好头,局面一下子就能打开!

    ......

    嘉定伯府。

    得知助饷的消息,国丈周奎正在骂娘。

    “哪个龟儿子出的馊主意?真该断子绝孙!”

    周鉴:“......”

    “我说老东西,你留着这些银子做什么?”

    周奎叫道:“用不着你管!咱们已经没了父子关系!”

    他还在为五万两银子耿耿于怀,昨日当着府中下人的面,宣布与周鉴断绝父子关系。

    周鉴对此持欢迎态度,谁想要这么个极品爹?

    但下人们却不敢当真,左耳出右耳冒,只当国丈老爷说的是气话。

    “陛下都捐了三十万两,你身为国丈不该表示一下吗?”周鉴好言相劝。

    “我不捐!谁爱捐谁捐!”

    周奎守着银库,谁也不准进来。

    骂骂咧咧间,又将库房里的银子清点了一波。

    正此间,老管家在院外叫道:“恭喜老爷,荣升侯爵,宫里来人宣旨了!”

    咦,升爵了?

    周奎大喜,又有赏赐了!

    想到这里,他脚不沾地奔至前厅。

    临行前不忘给银库多上了两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