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恪有些不好意思的拱拱手,算是回应冯盎了。

    李恪这几日在船上也了解到,现在他们所乘坐的船,在运河里跑一跑还行,到了海上一个浪过来必翻船。

    即便是海船也是,只能在近海航行,这跟唐朝初年有关,毕竟史书上记载,唐朝无论在造船还是海航技术都是领先世界的。

    到了中唐时期,航海家张支信在847年创造了从明州望海镇出发,顺风三天就平安到达日本嘉值岛那留浦的惊人记录。

    由此可见,当时的造船,航海技术有多发达。

    李恪摸着下巴,他给萧瑀的造船技术,大多来自他的猜想,毕竟是前世的现代都没有复原的明朝宝船。

    就是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乘坐的宝船,不过他相信古人的智慧,即便不能全部复原,也会根据环境改造成适合大唐的宝船。

    只要自己不断提出设想,工匠们不断实验,弄出定远舰,怕是死之前就能实现。

    就在李恪畅想未来的时候,王喜跑了过来。

    “殿下,刚刚从长安送来的密信。”

    李恪拿起来一看,吓了一跳。

    自家老爹的私印,连忙回到船舱打开信看了起来。

    过了好半晌,李恪才从呆滞中回过神。

    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

    “老李同志灭佛了?”

    李恪现在很苦恼,毕竟在他的计划里,并不会这么大规模的灭佛,到时候只要抓典型,把佛教的蛀虫剔除。

    恩威并施之下,让佛教依存于国家,被皇室牢牢的把握在手中就可以了。

    但是看信的内容,老李同志将长安和洛阳周边所有寺庙都查了一遍,甚至想用两年时间彻查全国寺庙。

    李恪想想都脑袋疼,过了许久,李恪才提笔开始回信。

    李恪将自己憋在船舱里三天,在即将换船,出海的时候,李恪终于出了船舱。

    杨婉柔和萧灵儿有些担忧的看着满脸疲惫的李恪。

    见两女担忧的神情,李恪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

    “这几天有些忙,还请两位小娘子原谅。”

    两女看到李恪疲惫的样子,甚是心疼的搂住李恪。

    李恪安慰了两女几句,便招手将王喜叫来

    “王喜,将信送回长安,要快。”

    王喜接过厚厚的信封,下去安排人回长安送信。

    李恪伸了个懒腰,重新搂住两女的细腰,虽然隔着厚厚的衣服,但也能感受到两女腰肢的柔软。

    “走,去看看鱼竿,到了海上哥带你们钓海鱼。”

    李恪带着两女在扬州买了一些必须品,又买了几个鱼竿,一副大干一场的样子。

    两仪殿,李二大大终于在七天后等来了李恪的信。

    捏着厚厚的信封,李二大大一阵诧异。

    不就是处理个和尚吗?怎么写出来这么多东西。

    李二大大好奇的将信打开,认真的看了起来。

    前面还很正常,无非就是劳动改造那一套,什么时候还完徭役,田税,再放良。

    至于有刀兵,甲胄的该怎么办怎么办,假和尚还俗,真和尚需考试,持证上岗。

    当看到三分之一的之后,李二大大的表情就变了。

    等到看完之后,李二大大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好,我李家果然出了个麒麟儿。”

    然后转头对王全说道

    “去叫房玄龄,长孙无忌,唐俭……李道宗,李绩,李靖……来见朕。”

    李二大大点了二十多个重臣,都是当初秦王府排的上名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