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煎熬一旬。

    理想的飞梭横空出世。

    无它。

    咱朝中有人。

    徐光启,王徵两尊手工大神,陆续从松江府,西安府进京。

    朱由校邀请两人进宫,道清自己所求,徐光启,王徵简单商讨,即提出解决办法。

    机械大神王徵亲自操刀,在梭子内刻出滑槽,滑槽两端安装弹簧,滑槽内安装带有小轮的梭子,安装在改进的织布机上,织工操控绳索使梭子来回飞跃。

    朱由校和宫女太监摸索十数日未果,王徵出马,马到成功。

    接近半自动的织布机,比手掷梭子效率提高一倍,布面宽度大幅提高。

    飞梭成功,半自动织布机问世。

    朱由校龙颜大悦,对未来充满期待。

    以后批量生产,建设工厂,大范围推广,未来数载,数十载,肯定为朝廷带来丰厚的回报。

    还是那句话。

    明末。

    所有问题,归根到底是财政问题。

    不是有那句话吗?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满饷何处领,满洲皇太极。

    但凡成功解决朝廷财政,病入膏肓的大明还能救。

    朱由校兑现承诺,重赏改良纺织机飞梭的太监,宫女,决定迅速把飞梭,纺织机迅速把飞梭,纺织机由测试品变成产品。

    乾清宫。

    龙椅上,朱由校面孔浓浓笑意未散。

    “方正化,刘应坤回京吗?”

    他不急找刘应坤,而是刘应坤身边有两个牛气冲天的太监。

    武俊。

    张彝宪。

    方正化恭敬回答:“禀皇爷,刘都督前日回京,数日来见皇爷忙于木工未敢前来叨扰。”

    呃。

    又是天启的坏毛病。

    朱由校立刻下令:“召刘应坤,陶文,纪用,武俊,张彝宪,孙茂霖、王莅朝。”

    安排纺织机,织布机时,恰好询问刘应坤,陶文,纪用辽东诸事。

    少顷,刘应坤,陶文,纪用,张彝宪,武俊等陆续进宫,躬身作揖行礼:“奴婢参见皇爷,吾皇圣安。”

    朱由校示意几人免礼,瞧见刘应坤相貌时,眼眸划过一抹惊愕之色。

    嚓。

    这货好帅。

    妥妥小白脸。

    陶文,纪用,武俊,张彝宪等长相就有点潦草。

    幸好他不以貌取人,更关注刘应坤,陶文,纪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