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旦在山区发现八路主力,则迅速赶至战场,将其包围歼灭之。

    眼看第一军如此的积极学习治安战,冈村大将亲自批示,给第一军41师团配备自行车队。

    这年头一辆自行车的价值也不低,摩托化部队是快,前提是有路。

    在支那如此差的基建条件下,摩托车能不能跑起来还是个问题。

    鬼子在占领区内,修建了大量的公路来增强机动性。

    反观自行车就容易多了,双腿能到的地方,它都能到。

    遇到河流、山林,肩扛着就抬过去了。

    还有一个问题,油料奇缺,汽车申请的油料严重不足。

    有车的情况下,没人想骑自行车,可要是双腿跑着,有一辆自行车还是好事。

    这也暴露了日寇的后勤问题,日子开始紧巴巴了,物资调动上的问题较大,后勤支撑的压力较大。

    从六月份至八月份,这虽是短短的两个月,却给了丁伟第四军分区喘息的机会。

    部分伤员养伤后,重新回到部队。

    也招收了大量的新兵,由骨干人员带队训练。

    老兵得以喘口气,调整好士气,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各团侦察连遍布山区,鬼子还是摆出乌龟壳,坚守县城,学习治安战的精髓。

    日寇静悄悄,一定在作妖。

    第四军分区也拿到了总部的一些指导,既有总部对军分区扩充根据地的要求,也有兄弟部队掌握的反扫荡的战术,方便在全军内推广。

    碍于当前抗战局势的艰难,精兵简政,多深入到敌后方,阻击武工队、锄奸队,在敌占区内建立小型根据地。

    刚刚扩编五个团,这时候让丁伟精兵简政。

    别闹了,刚刚消化了缴获的日械武器装备,个人仓库里大量的武器装备都还在。

    再装备五个团也绰绰有余。

    深入敌后方这件事,倒让丁伟的想法纷杂起来。

    为什么不往塞北多溜达溜达呢,那边兵力薄弱,驻防的地盘广泛。

    用3万人的兵力,比第一军驻防的地盘还大。

    心中有了新的战略想法。

    一旦鬼子继续向山区大扫荡,他就准备选择翻边战术,将主力深入到塞北地区去。

    把山区让给小鬼子,老子往北去发展发展。

    天天蹲在指挥部,浑身都快生锈了。

    丁伟起身,叫上了柱子、孔勇、孙德胜三人,骑马往前线视察。

    “司令,鬼子天天缩起来,安排出去的神枪手蹲守好几天,都找不到合适的狙击机会。不正常,这太不正常了。”

    孔勇是闲不住的人,两个侦察连反复向平原地带探查。

    如今又在筹备第三侦察连。

    也要走了50支狙击步枪,要增加神枪手的配比。

    侦察连作为部队的眼睛,既要眼神好,也要枪法好。

    随便拉出一个,至少得是尖兵。

    以前没得选,如今有了条件,当然要百里挑一。

    “我听说你们侦察连出了个年轻的神枪手,一个人干掉三十几个鬼子?”

    孔勇倍感自豪,说的就是赵大一(狗子)。

    孔营长根据他的小名狗子,取名赵犬,又觉得不够大气,改成了赵大一。